[实用新型]一种粉模浸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093.2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眭怀明;蔡鑫梅;赵引红;管思文;贺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峰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模浸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模浸蜡装置,属于粉模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密铸造首先要制造激光成型的粉模,然后将粉模放置在载模平板上,再由载模平板载着粉模放入蜡缸进行浸蜡处理,最终得到熔模铸造用蜡模。
传统工艺是将粉模直接放置在载模平板上,然后粉模随载模平板下沉直至浸没于蜡水中。随着粉模的浸没深度越来越深,蜡水对粉模产生的浮力也越来越大,对于结构不规则的粉模件,由于底部与载模平板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浮力容易导致粉模滑动跌落至蜡缸中造成报废。因此对于结构不规则的粉模件不能采用浸没的方式进行浸蜡,只能用淋蜡的方式进行浸蜡,这样的浸蜡方式大大降低了蜡模的强度,导致后道工序组焊蜡模及挂浆环节会出现蜡模强度不够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粉模浸蜡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浸蜡效率,降低粉模的报废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模浸蜡装置,包括方形的载模平板,所述载模平板的四周分别连接有向上竖起的挡板,所述载模平板与各所述挡板构成上端开口的箱形,所述载模平板和所述挡板上分别均匀分布有多个网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将粉模放置在载模平板上,然后粉模随载模平板下沉直至浸没于蜡水中,随着粉模的浸没深度越来越深,蜡水对粉模产生的浮力也越来越大,浮力容易导致粉模滑动,四面的网状挡板就可以对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粉模跌落至蜡缸中造成报废,蜡水可以透过网孔自由进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左侧和右侧所述挡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两根向上竖起的提把,同侧提把的上端分别通过水平状的提梁相互连接。设置固定的提梁及提把便于操作者提取整个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提梁的中部分别套装有握把。便于人手的握持,也便于找准提取时的重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各所述网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网孔的总开孔面积占所在挡板面积的40%~6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粉模浸蜡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中:1.载模平板;2.挡板;3.网孔;4.提把;5.提梁;6.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粉模浸蜡装置,包括方形的载模平板1,载模平板1的四周分别连接有向上竖起的挡板2,载模平板1与各挡板构成上端开口的箱形,载模平板1和挡板2上分别均匀分布有多个网孔3。
左侧和右侧挡板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两根向上竖起的提把4,同侧提把4的上端分别通过水平状的提梁5相互连接。设置固定的提梁5及提把4便于操作者提取整个箱体。
提梁5的中部分别套装有握把6,便于人手的握持,也便于找准提取时的重心。
各网孔3的直径为10mm,网孔3的总开孔面积占所在挡板面积的40%~60%。
将粉模放置在载模平板1上,然后粉模随载模平板1下沉直至浸没于蜡水中,随着粉模的浸没深度越来越深,蜡水对粉模产生的浮力也越来越大,浮力容易导致粉模滑动,四面网状的挡板2就可以对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粉模跌落至蜡缸中造成报废,蜡水可以透过网孔3自由进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峰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峰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地铁机车上牵引电机非传动端端盖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板式链装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