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大圆机的三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4202.0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波;赖瑞;夏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洹纺织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大圆 三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的三角。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的编织主要是靠传动机构分别带动针筒及针盘相对转动,同时设置于针筒及针盘针槽中的织针随之转动且分别沿设置于上、下三角座上的三角轨道运动参加编织,织针一般与三角、选针器等配合使用,编织过程中织针沿三角轨道形成三角曲线,三角曲线的作用在于将导纱嘴喂入的纱线顺序的弯曲成线圈,并使之与旧线圈相串套而形成针织物,所以三角曲线是形成针织物的最基本单位,由于三角曲线控制了形成针织物的成圈件织针的运动轨迹,也就是掌控了布面品质,产量及是否能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的关键,现有技术中一般三角轨道的横向跨度与三角座的横向宽度相配合,成圈三角中织针在三角轨道的一端起针,织针升至最高位置时,然后在三角轨道的另一端落针,旧线圈从针舌脱出后,织针接受新的纱线垫纱,织针吃到新纱编织成新线圈,这样的结构使得织针在生产过程中有时无法承受纱线的牵引力而断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的三角,对三角轨道进行改进,以适应纱线的牵引力,避免出现断针。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针织大圆机的三角,包括设置在三角座一上的三角一和设置在三角座二上的三角二,所述三角一和所述三角二上分别设置三角轨道一和三角轨道二,所述三角轨道一包括第一上轨迹、第一下轨迹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轨迹和第一下轨迹之间的第一通型腔,所述三角轨道二包括第二上轨迹、第二下轨迹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轨迹和所述第二下轨迹之间的第二通型腔,所述第一通型腔和所述第二通型腔配合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型腔的起针仰角为44~5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型腔的起针仰角为47°。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型腔的落针俯角为34~4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型腔的落针俯角为37°。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型腔的入口宽度为10.00~10.04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型腔的入口宽度为10.02mm。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术语解释如下:
起针仰角指的是第一通型腔入口端的第一下轨迹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落针俯角指的是第二通型腔出口端的第二下轨迹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相邻的两个三角组合,在两个三角上分别设置三角轨道并且两个三角轨道相互连通,这样三角轨道的横向跨度增大,织针在三角轨道内行程力度减小,减轻轨道对织针的施力,避免出现断针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2、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减小起针仰角的角度,起针的角度变小,减小了织针的爬坡力度,阻力减小,有利于织针脱圈,减小织针的受力;
3、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减小落针俯角的角度,落针的坡度减小,落针的速度减缓,从而减小了线圈脱圈时对织针的摩擦。
4、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增加三角轨道的开口宽度,便于调节三角曲线,从而对实现对布面品质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织大圆机的三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角座一;2、三角座二;3、三角一;4、三角二;5、三角轨道一;51、第一上轨迹;52、第二下轨迹;53、第一通型腔;6、三角轨道二;61、第二上轨迹;62、第二下轨迹;63、第二通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洹纺织实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福洹纺织实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4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道清洗导向随动装置
- 下一篇:便捷抓握的砖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