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6475.9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5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前;余洪锋;赵明飞;付秀清;毕伟平;王波;瞿振林;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施肥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播种器,具体涉及一种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结构的改进设计。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粗犷式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发展,而可变量技术更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手段。变量施肥能够有效地减少化肥投入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施肥播种器作为施肥播种机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变量施肥技术及精准农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外槽轮式结构的施肥播种器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具体表现为:槽轮底部的毛刷与施肥播种器接触面密闭性能较差,实际田间作业中压力振动因素会导致物料侧漏;毛刷倾斜放置于槽轮底部时,物料的压力直接作用在毛刷上,会导致毛刷发生形变,加上田间作业振动的影响会导致静态标定的施肥播种量与田间作业施肥播种量相差较大,准确的施肥控制模型难以确定,需要用户在田间进行补偿调整,耽误农业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无法满足精准农业和变量施肥技术的现状,对现有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解决静态标定的施肥播种量与田间作业施肥播种量相差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改进的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包括槽轮1、毛刷2、盒体3、螺钉4。其特征在于:槽轮1置于盒体3的槽轮孔33中,毛刷2宽度大于盒体3内腔宽度,毛刷2竖直嵌于盒体3的毛刷安装槽31中,并用两枚螺钉4固定在螺钉孔32上,毛刷安装槽31位于槽轮孔33的垂直中分面上,毛刷2下边缘紧贴槽轮1外缘面,该结构形式消除了毛刷(1)与盒体(3)内壁面之间的缝隙,有效防止侧漏。毛刷2竖直安装避免物料重力直接作用在毛刷1上产生形变,减小动态施肥播种量和静态标定模型之间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现有的施肥播种机械,能够满足精准农业和变量施肥技术要求,有效的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盒体结构剖面图。
图1中标号名称:1.槽轮,2.毛刷,3.盒体,4螺钉。
图2中标号名称:3.盒体,31.毛刷安装槽,32.螺钉安装孔,33.槽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外槽轮式施肥播种器主要由槽轮1,毛刷2,盒体3,螺钉4等部分组成,盒体结构剖面图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槽轮1置于盒体3的槽轮孔33中,毛刷2宽度大于盒体3内腔宽度,毛刷2竖直嵌于盒体3的毛刷安装槽31中,并用两枚螺钉4固定在螺钉安装孔32上,毛刷安装槽31位于槽轮孔33的垂直中分面上,毛刷2下边缘紧贴槽轮1外缘面,消除了毛刷1与盒体3内壁面之间的缝隙,防止侧漏;物料与槽轮1键槽充分接触,通过毛刷2将键槽表面多余的物料抹掉,使得排肥播种流量均匀准确;物料经过毛刷2,进入毛刷2与盒体3挡板组成的空腔中迅速排出,有效地避免了毛刷2直接承受物料重力而引起形变,使得排肥播种流量与槽轮转速之间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埋地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播种施肥多功能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