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6541.2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00 | 分类号: | G09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科学 体验 教育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幼儿教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
背景技术
婴幼儿期是人体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家庭皆可拥有的交通工具,在汽车行驶在下坡路上时,往往设置有减速带或其他减速装置来帮助汽车来降低速度,然后,父母教告诉减速的原理时,往往词不达意,使儿童无法准确的领悟其中的原理以及道理,进而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语言描述无法准确解释摩擦、重量、速度之间的关系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能够使婴幼儿通过手动的方式更加深刻理解减速原理的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包括支撑架以及活动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滑道,所述支撑架上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滑道的固定孔,所述滑道上活动设置有滑行小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上并排设置有至少2个滑道。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型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滑行小车包括至少一种型号的滑行小车。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上设置有减速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装置为活动固定在滑道上的减速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赛车游戏板,模拟汽车运动的过程,使婴幼儿能够在动手的同时,更加快速的理解摩擦、重量、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支撑架;11、底座;12、支撑板;13、固定孔;2、滑道;3、滑行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包括支撑架1以及活动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滑道2,支撑架1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底座11以及固定在底座11上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与底座11之间为插接固定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为一体结构,考虑到包装以及放置的问题,故在本实施例中,为插接固定的方式,滑道2与支撑板12之间也通过插接的方式活动固定在支撑板12上,在支撑板12上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用于固定滑道2的固定孔13,在滑道2上活动设置有滑行小车3。
通过上述的设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调整滑道的高度进而使婴幼儿更好的理解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婴幼儿能够在娱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故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至少2个滑道2,通过设置2个滑道2,能使两个婴幼儿在比赛中获取所得知识,同时,也增加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幼儿科学体验教育用具的娱乐性。
为了使婴幼儿更好的理解运动的原理,故在本实施例中,滑道2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型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如图1所提供的直线型滑道或图2所提供的W型滑道,当然也可以是直线型或波浪型两种滑道的结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婴幼儿更好的理解运动的原理以及能量守恒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迫振动与共振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力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