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打印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6574.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琪;蔡文益;蔡杰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文琪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打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三维打印(立体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及操作,且利用光固化材料进行三维打印之三维打印笔。
背景技术
产业需求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发展出多种制造生产的方法。从传统的钻铣切削,到可满足大量量产需求的模具加工制造,再到后来的如自动化CNC车床等的自动化加工设备。这一连串的技术演进,都为人类工业发展,带来了显着的进步。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简称CAM)的进步,更发展出立体打印(又称3D打印)的尖端技术。立体打印技术属于增量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可指任何打印三维物体的制程。立体打印主要以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进行3D打印的程序,主要是运用三维打印装置,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出物体的结构。
前述三维打印装置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三维打印装置中,按照程序把使热塑性材料一层层堆栈固化,而把产品一层层建造出来。
三维打印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器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所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尽管目前已发展出多样三维打印技术,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使用上、携带上、操作上的不完备,需要产业的进一步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及操作,且利用光固化材料进行三维打印之三维打印笔。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包括:
本体,其内部形成有容室空间,一端形成有出料部,另一端形成有入料部;所述出料部外型可为锥状,其尖端处形成有出料口;所述入料部具有一连通于所述容室空间的入料口及一盖体,所述盖体以可拆卸方式装设于所述入料口上,以封闭或开启所述本体内部的容室空间;
发光组件,其装设于所述出料部并且相对于所述出料口,以光线照射于所述出料口;
材料匣,其通过入料口装入所述容室空间内,亦可经由所述入料口由所述容室空间移出;所述材料匣内充填有光固化材料,可在受到所述发光组件照射时硬化成型。所述材料匣可为抛弃式或者填充式,其中光固化材料的颜色可供使用者自由配色;此外,所述光固化材料也可以替换为一般的热塑性材料或者其他用于三维打印的功能性材料,像是导电银胶。所述导电银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通路,实现导电连接。
进给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材料匣,并且对所述材料匣施以动力,使材料匣内的光固化材料往出料口进给输出。所述进给单元主要通过各种机械方式或者电子方式来进行作动,例如,提供一按压部位供使用按压,而对所述材料匣施以压力令光固化材料往出料口进给输出;或者,以一马达组件或其他动力组件连接推杆,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马达作动,以对材料匣内部进行推压,令光固化材料往出料口进给输出。
使用者可方便地手持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藉由发光组件对光固化材料的照射而硬化成型,以材料层层堆栈固化程序而建构成任意所需的成品形状。
如此一来,基于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的轻量性以及便携性,使用者在印制轻巧物品或者空间延展性较大的产品时,可以直接手持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进行制作,相较于三维打印装置,不仅作业上更为快速方便,且能有更多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之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之截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三维打印笔之实施状态图。
附图标记:
本体1
出料部10
入料部11
出料口100
入料口110
盖体111
容室空间12
光线导槽2
发光组件3
材料匣4
光固化材料40
进给单元5
开关50
推杆51
电源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文琪,未经蔡文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产品表面处理储存系统
- 下一篇:泡沫快餐盒生产线烘箱的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