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BD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404.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bd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范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D接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许多的车载设备(如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需要通过连接线从点烟器、室内顶灯或保险丝盒中取电,以维持智能后视镜的工作运行。然而,对于从点烟器插座中取电的方式,其需要占用点烟器插座,另外部分车型在关闭ACC时点烟器插座依然带电,车主还需手动拔插车载设备电源。对于从室内顶灯中取电的方式,各款车型的顶灯线位各异,非专业人员可能无法找到正确的线位;另外,需拆顶灯,安装非常麻烦;而且需要拆原车面板,可能会划伤原车内饰。再者还需破开原车电源线和ACC线,对车辆伤害较大;又增加原车线路负载,导致线路电流加大,加速BCM电脑线路老化,安全性降低。对于从保险丝盒中取电的方式,各个车型的保险丝盒位置不一样,部分车型保险丝盒内无单独的ACC保险,非专业人员可能无法找到正确的保险丝位置。另外,需拆保险丝盒,部分车型需要破线,安装麻烦,而且增加原车线路负载,易引起线路老化,无法保护原车电源。
综上所述,上述取电方式需要破线,安装不方便,而且还容易损坏原车电源,安全性低,不可靠。不同安装师傅取电位置不一,安装方式无法统一。对安装师傅的技能要求较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BD接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载设备的取电方式需要破线,安装不方便,而且还容易损坏原车电源,安全性低,不可靠。不同安装师傅取电位置不一,安装方式无法统一,对安装师傅的技能要求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OBD接头,所述OBD接头包括:一外壳、一电路板、一输入端、一输出端、OBD公头接口、以及功能扩展接口;其中,所述电路板内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两端,所述OBD公头接口设置于所述输入端,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设置于所述输出端。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OBD接头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功能扩展接口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包括电源正极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还包括电源负极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还包括串口接收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还包括串口发送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还包括ACC输出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功能扩展接口还包括倒车输出引脚。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电源正极引脚和所述电源负极引脚电性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OBD接头中,所述OBD公头接口与OBD诊断座连接,所述功能扩展接口与车载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OBD接头中增加功能扩展接口,车载设备(如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直接从所述功能扩展接口取电,并为车载设备提供ACC信号,无需从点烟器插座、室内顶灯或保险丝盒中取电,真正做到无需破线,安装方便,保护原车电源,安全可靠。此外由于所述功能扩展接口包括多个不同功能的引脚,因此还可为车载设备提供诸如行车电脑信息、倒车轨迹和雷达信号、胎压监测、智能升窗器等其他差异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扩展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OBD公头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OBD接头中增加功能扩展接口,车载设备(如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直接从所述功能扩展接口取电,无需从点烟器插座、室内顶灯或保险丝盒中取电,并为车载设备提供ACC信号,真正做到无需破线,安装方便,保护原车电源,安全可靠。此外由于所述功能扩展接口包括多个不同功能的引脚,因此还可为车载设备提供诸如行车电脑信息、倒车轨迹和雷达信号、胎压监测、智能升窗器等其他差异化功能。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质的低背压后处理载体单元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幕墙上悬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