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卷机平辊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440.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4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蒋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0 | 分类号: | B21B31/00;B21C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卷机平辊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轧带钢紧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卷机平辊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图1-4是现有热轧带钢紧卷机的夹紧辊与平辊布置示意图。如图1-4所示,现有热轧带钢生产线上使用的紧卷机的夹紧辊架3位于平辊2的下方,夹紧辊1在平辊2的上方。
现有热轧带钢紧卷机的夹紧辊与平辊的布置形式存在如下缺陷:在机械安装阶段,需要先将夹紧辊架与平辊安装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夹紧辊的安装。从图1中可以看出,夹紧辊的下端面与平辊的表面的空间比较小,尤其在下端盖4的螺栓拧紧时比较困难。因此,在现场的生产时,工人为了节省时间,在下端盖的螺栓上所加的预紧力有可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预紧力,甚至会少拧几个螺栓。这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下端盖的螺栓容易松动,从而导致下端盖与夹紧辊脱离,使得密封效果和储存润滑油的能力大打折扣,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其次,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需要调节夹紧辊与平辊相对位置时,调节比较困难。另外在需要更换平辊时,必须将夹紧辊拆卸后才可以进行平辊的更换,使得换辊的时间加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卷机平辊的改进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夹紧辊与平辊安装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卷机平辊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座、中间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中间轴承座位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座、中间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平辊,所述第二轴承座、中间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平辊,所述第一平辊包括第一轴身,所述第一轴身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轴头、第一右轴头,所述第一左轴头位于第一轴承座内,第一右轴头位于中间轴承座内,所述第二平辊包括第二轴身,所述第二轴身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轴头、第二右轴头,所述第二左轴头位于中间轴承座内,第二右轴头位于第二轴承座内,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夹紧辊架、第二夹紧滚架,所述第一夹紧滚架上固定有第一夹紧辊,所述第二夹紧滚架上固定有第二夹紧辊,所述第一夹紧辊位于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身之间,所述第二夹紧辊位于位于第二轴承座与第二轴身之间,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轴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夹紧辊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承座与第二轴身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夹紧辊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将原来的夹紧辊附近的平辊缩短,留出夹紧辊安装的空间,使得夹紧辊安装更为便捷;在平辊更换时也不用拆除夹紧辊,节省了平辊的换辊时间,提高了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热轧带钢紧卷机俯视图;
图2是传统的热轧带钢紧卷机侧视图;
图3是图1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7是图5A部放大图。
图5-图7中:1-机架,2-第一轴承座,3-中间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5-第一平辊,6-第二平辊,7-第一左轴头,8-第一右轴头,9-第二左轴头,10-第二右轴头,11-第一夹紧辊架,12-第一夹紧辊,13-第二夹紧辊架,14-第二夹紧辊,15-第一轴身,16-第二轴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第一轴承座2、中间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中间轴承座3位于第一轴承座2、第二轴承座4之间,第一轴承座2、中间轴承座3之间设有第一平辊5,第二轴承座4、中间轴承座3之间设有第二平辊6,第一平辊5包括第一轴身15,第一轴身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轴头7、第一右轴头8,第一左轴头7位于第一轴承座2内,第一右轴头8位于中间轴承座3内,第二平辊6包括第二轴身16,第二轴身16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轴头9、第二右轴头10,第二左轴头9位于中间轴承座3内,第二右轴头10位于第二轴承座4内,机架1上设有第一夹紧辊架11、第二夹紧滚架13,第一夹紧滚架11上固定有第一夹紧辊12,第二夹紧滚架13上固定有第二夹紧辊14,第一夹紧辊11位于第一轴承座2与第一轴身15之间,第二夹紧辊14位于位于第二轴承座4与第二轴身16之间,第一轴承座2与第一轴身1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夹紧辊12的直径,第二轴承座4与第二轴身1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夹紧辊14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重中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心编码器减震装置及轧机侧偏心装置
- 下一篇:非结晶型磷化膜剂组合物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