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699.1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怀;杨瑞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芝兰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神经 肌肉 康复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1967年Miller等证明,自律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如心率、血压、腺体分泌等可通过“学习”条件反射产生双向调节,以后Birk于1973年提出生物反馈疗法及“行为医学”概念,目前生物反馈已应用于许多身心疾病的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神经肌肉活动运用视觉或听觉反馈手段反馈给患者,以帮助患者训练肌肉,改善肢体肌肉功能,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表面肌电信号是从皮肤或腔体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它与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其时频特征及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对该系统活动水平和状态有敏感依赖性,故可作为神经肌肉功能评价的有效方法,同时该信号也可以实时反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运动,帮助患者主动康复。低频脉冲电刺激作为一种肌肉康复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受损的神经肌肉系统,使之发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一方面加强肌肉的本体感觉,重建神经通路,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被动的锻炼,保留肌肉的功能,延迟萎缩及变性的发展,帮助肌肉功能恢复正常。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协调性,改善肌肉异常症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市场上的神经肌肉康复治疗设备,就是应用了肌电生物反馈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原理,一般都是通过计算机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同时控制电刺激器;但是这种治疗设备普通体积较大,需要专用医疗推车进行移动,目前主要应用于大医院,不方便家庭使用,由于体积携带和移动不方便,不利于平时使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整体结构紧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仅通过一台主机就完成现有市场上台车式治疗设备的全部功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仪,包括机壳、封装在机壳内的主机、从所述主机引出至所述机壳外部的电极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壳上与所述主机形成交互的输入输出设备,所述主机包括工控机、音频发声设备、主控板MCU、肌电采集电路、电刺激电路、继电器;所述工控机与所述音频发声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主控MCU分别相连,所述主控MCU与所述肌电采集电路、电刺激电路分别相连,所述肌电采集电路设有若干个肌电采集通道、所述电刺激电路设有若干个电刺激通道,电刺激通道与肌电采集通道一一对应且对应的通道共用一个电极插口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极相连;所述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接收输入指令,输入指令经所述工控机处理后指示所述主控MCU产生电刺激电流或控制采集肌电信号,并切换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刺激电路、肌电采集电路之间的连接形成电刺激通路或肌电采集通路,所述电极用于执行电刺激或采集肌电信号,所述音频发声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出电刺激通路或肌电采集通路产生的数据。使用者通过输入指令到工控机,工控机以数据和图形的方式显示,工控机与主控板MCU通过串口通讯,主控板MCU控制电刺激电路对各个通道产生电刺激电流或者控制肌电采集电路采集肌电信号,患者通过电极与继电器相连,继电器连接肌电采集电路和电刺激电路;主控板MCU控制继电器切换进行分时电刺激还是进行肌电信号采集,从而完成肌电采集和电刺激过程。
为了便于调节电刺激过程中的电流大小,还设置有与所述电刺激电路相连的电流调节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包括用于输入的触摸屏和用于显示的液晶屏。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为电容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框和后壳相连构成的外框架,前面框外侧嵌有所述触摸屏、内侧嵌有所述液晶屏,前面框上设有所述电流调节旋钮,后壳内部设有集成所述主机的主控板,主控板与电源适配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后侧与主机支架相连,主机支架包括Y型底座、与Y型底座旋转相连的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高度调节装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机壳的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后侧设有用于手提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发声设备为音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具有夹持功能的人体成分分析仪
- 下一篇:基于移动终端远程温度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