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715.7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袁向秋;李丹;李灿;管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相控阵 天线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中安装有大量的密集度很高的T/R组件,由于T/R组件包含微型化微波集成电路,因此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模块本身温度急剧增高,而过高的温度会无疑会影响相控阵雷达天线本身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散热设计在有源相控阵天线中显得日益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相控阵天线T/R组件散热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散热效能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T/R组件及一传热装置,所述传热装置的一部分夹持在所述两片T/R组件之间并与两片T/R组件紧密贴合,两片T/R组件为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传热装置固定贴合在一起;另一部分插接在一冷却板上;所述传热装置用于将所述两片T/R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送至所述冷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热装置仅与所述两片T/R组件的发热区域贴合。
优选的,所述两片T/R组件与所述传热装置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板包括冷却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冷却板本体表面上的一个以上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插接传热装置;所述冷却板本体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插槽的两侧,用于作为KK连接器的通道;同时,所述冷却板本体内部设置有一流道,所述流道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位于冷却板本体内部并将所有插槽环绕包围,用于为插接在所述插槽内的传热装置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板本体的表面上,在所述插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传热装置的螺孔;所述传热装置两端还设置有连接支耳,所述连接支耳用于将所述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冷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本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用于吸收热量,实际选用相变材料时,优选选用比冷却板本体材料吸热效能更好的相变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本体为完全封闭设置在所述冷却板内部。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板侧面的流道入口、流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本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用于吸收热量;所述流道的流道出口及入口处设置有封闭流道的盖板,比起某些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将冷却板的流道本体空装的做法,填充相变材料可大幅提高冷却板的散热效能。甚至,当选用的相变材料吸热散热效能大大高于冷却板本体材料时,可进一步的增大所述流道本体的空间,使得冷却板的散热效能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的流道入口及所述流道的流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板本体的不同侧面。
优选的,所述流道的流道入口及所述流道的流道出口对称位于所述冷却板本体的不同侧面。
优选的,所述一个以上的插槽为平行设置,同时所述通孔与所述插槽平行排列并设置与所述插槽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一传热装置在对称设置的T/R组件之间,通过与所述T/R组件发热区域贴合将其热量传导致冷却板,从而提高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散热效能;同时通过在冷却板中设置环绕插接有传热装置的流道对T/R组件进行散热,由于流道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用液相、气相或填充相变材料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冷却板的散热效能,从而使得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冷却板结构示意图(带盖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板中流道本体形状示例。
图4为实施例3中冷却板结构示意图(无流道入口及流道出口)。
图5a为实施例1中T/R组件与传热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5b为实施例1中T/R组件与传热装置连接爆炸图。
图5c为实施例1中T/R组件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T/R组件与传热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T/R组件,11-T/R组件发热区,2-传热装置,21-加热区,22-散热区,23-连接支耳,3-冷却板,31-插槽,32-通孔,33-流道,331-流道本体,332-流道入口,333-流道出口,34-冷却板本体,34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弹簧可调角度拉杆式发射/接收装置
- 下一篇:高效散热型腔体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