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硫污水中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7973.5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6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美汇特石化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B01F13/02;B01F15/06;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李向丹 |
地址: | 8382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中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硫污水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污水,众所周知,含硫污水的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一般对含硫污水进行中和后再排放。然而,现有的含硫污水处理装置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于大型处理装置,仅靠碱液的注入与含硫污水进行混合,往往扩散、混合不均匀,中和速度慢,甚至出现局部区域中和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含硫污水处理装置即使做保温处理,仍然存在冬季结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和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广的含硫污水中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含硫污水中和装置,包括污水中和槽以及与所述污水中和槽相通的污水注入管线、碱液管线、氮气管线、蒸汽管线、排污管线,所述氮气管线、蒸汽管线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污水中和槽内还设有泵,所述泵与排污管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污水中和槽相通的新鲜水管线。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中和槽内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所述蒸汽管线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污水中和槽外部,并设有排凝阀。
本实用新型的含硫污水中和装置通过引入氮气管线,通过氮气的搅拌作用使碱液与污水混合更加快速、均匀,提高了中和效率;此外,蒸汽管线在寒冷的冬季能确保中和槽不受外界气温影响,保证作业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含硫污水中和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图例:1.排污管线,2.碱液管线,3.氮气管线,4.新鲜水管线,5.蒸汽管线,6.污水注入管线,7.污水中和槽,8.泵,9.加热盘管,10.排凝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含硫污水中和装置,包括污水中和槽7以及与污水中和槽7相通的污水注入管线6、碱液管线2、氮气管线3、新鲜水管线4、蒸汽管线5、排污管线1,污水中和槽7内设有加热盘管9,加热盘管9一端与蒸汽管线5连接,另一端伸出污水中和槽7外部,并设有排凝阀10;污水中和槽7内还设有泵8,泵8与排污管线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含硫污水自生产车间的汽液分离罐,经污水注入管线6被排放至污水中和槽7内,当污水中和槽7内的污水液位到一定高度时,工作人员在现场就地采样并化验分析,以检测污水中和槽7内污水的pH值高低,根据所得的数据结果计算碱液的加入量,碱液由碱液管线2输送至污水中和槽7内,然后打开氮气管线3阀门,往污水中通入氮气,在氮气的搅拌作用下,碱液和含硫污水进行快速、充分混合,待中和稀释10分钟左右时,停止氮气通入,再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如pH值为中性,则启动泵8将污水井排污管线1输送至污水场管网系统。
在寒冷的冬季,污水中和槽7内的污水容易结冰冻结,此时,将蒸汽管线5上的阀门打开,往污水中和槽7内通入蒸汽,使污水中和槽7内的污水温度保持在冰点以上。还可以在污水中和槽7内设置与蒸汽管线5连接的加热盘管9,提高污水的受热面积,使加热更加均匀、充分,加热盘管9会积存冷凝水,通过排凝阀10进行定期排凝即可。
若污水中和槽7内的含硫污水浓度太高,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则通过打开新鲜水管线4上的阀门,往污水中和槽7内注入新鲜水,降低含硫污水浓度至安全值。此外,当遇检维修时需要清洗污水中和槽7,同样需要利用新鲜水管线4清洗污水中和槽7。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美汇特石化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美汇特石化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7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爆生物强化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灰乳自动投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