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氡快速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155.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5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宏星;武云云;尚兵;刘建香;张庆召;丁库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氡快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氡测量方法有液体闪烁计数法、闪烁室法、γ能谱法、α能谱法、驻极体法、固体径迹法等。
驻极体法和固体径迹法测量水氡时间较长,需要几天到数月时间,一般使用很少。
液体闪烁计数法和闪烁室法是常用的水氡测量方法。
液体闪烁计数法的优点是灵敏、准确,可以对大批量样品的水氡含量进行实验室自动分析,应用范围广泛。缺点是水氡的提取、转移、平衡和测量需要较长时间,费时又费力。
闪烁室法测量水氡包括脱气和闪烁仪计数两个主要步骤。首先用氮气或老化空气通过鼓泡将水中溶解的氡转移到ZnS闪烁瓶中,然后放置3-4h,待氡与子体平衡后,记录222Rn及其子体218Po和214Po衰变产生的α粒子测量水氡浓度。闪烁瓶使用前必须抽真空,密闭,使用后必须冲洗闪烁瓶,以防止子体残留。闪烁室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是操作繁琐,设备复杂,现场测量很不方便。此外,该方法存在闪烁瓶易于污染或漏气的缺点,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γ能谱水氡测量方法采集水样后将其密封放置3-4h,等待222Rn与子体214Pb和214Bi达到衰变平衡后,用NaI(CsI)或HPGe探测器测量214Pb和214Bi发射的特征γ射线,计算出214Pb和214Bi的活度浓度,推算水中氡含量。γ能谱水氡测量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可靠,还可以同时分析水中其它核素,主要用于开展含水层性质、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作用等领域的研究。
近年,快速水氡测量技术,主要有美国Durridge公司生产的RAD7H2O测量装置和德国Genitron公司生产的AlphaGUARDPQ2000PRO水氡测量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水氡调查和研究。美国RAD7H2O测量装置便携、省力,测量时间短,现场即可给出结果等优势。但是,RAD7测氡仪对湿度要求很高,测量时必须使用干燥剂。AlphaGUARDPQ2000PRO水氡测量探测器为脉冲电离室,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是不足之处是仪器价格昂贵,而且电离室怕振动,不利于现场测量,该装置水氡测量需要外配循环泵。
实用新型内容
我国水氡测量标准中规定的方法为射气闪烁室法,该标准制定已经有30多年,显然滞后无法满足现场水氡测量的需要。因此,我们针对国外水氡快速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新开发设计了一套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可以补充国内水氡快速测量方法的空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包括:连续测氡仪(1)和采样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氡气转移系统(3),前述连续测氡仪(1)与采样瓶(2)通过氡气转移系统(3)连接成闭合回路,连续测氡仪(1)在内置泵的作用下将水样鼓泡脱气,氡气经过氡气转移系统(3)进入连续测氡仪(1)中。
前述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连续测氡仪(1)采用德国SARAD公司生产的RTM2200。
前述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采样瓶(2)采用玻璃瓶。
前述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氡气转移系统(3)包括:两根PVC软管(31,32)、一个水汽分离装置(33)和一根不锈钢管(34),前述两根PVC软管(31,32)的一端分别插在连续测氡仪(1)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另一端分别插在水汽分离装置(3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前述水汽分离装置(33)安装在采样瓶(2)的瓶口处,前述不锈钢管(34)连接在水汽分离装置(33)的进气口的另一端且伸入采样瓶(2)内,不锈钢管(34)的底部还放置有气泡石(35)。
前述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水汽分离装置(33)包括:瓶盖(331)和上帽(332),前述瓶盖(331)上下贯通,下部形成有配采样瓶(2)瓶口的内螺纹、上部形成有配上帽(332)的外螺纹,前述上帽(332)呈半圆形,下部形成有配瓶盖(331)的内螺纹、顶部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前述的水氡快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连续测氡仪(1)的出气口连接的PVC软管(31)上安装有单向阀(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