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损伤转运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546.9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秦治刚;杨小玉;潘肃;赵丛海;赵航;刘乃杰;李东原;孙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G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寿珍;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损伤 转运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髓损伤急救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颈椎损伤转运固定器。
背景技术
颈部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常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颈脊髓损伤由于截瘫平面高,呼吸肌麻痹及易累及生命中枢,故伤后患者并发症重,死亡率高。其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与发生损伤后的急救处理密切相关,特别是从受伤现场运输至医院内的急救搬运方式至关重要。任何可能使头部晃动、颈部扭转、身体移位的操作,都可能将碎骨片挤入椎管内,加重脊髓的损伤。
正确方法是:转运用具应采用硬质平面板架。由于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用搂抱的搬运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非常危险,故上下板架应以不移动患者位置以及不改变患者体姿为前提。转运板架应能够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和固定,并沿身体纵轴对头、颈、肩略施加张力,使颈部保持纵向的舒展状态,同时还应保证患者身体的平直。途中特别要确保头、颈部的稳定,避免剧烈晃动造成骨折移动,加重脊髓损伤。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头颈部细节,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其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由于此类患者系突发意外致伤、致残,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甚至轻生等各种不良心理反应,要及时予以心理抚慰和治疗,保证安全送达医院。
现有技术的转运用具(如担架、固定板等)在上述功能的实现上尚差强人意,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导致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护难以到位,降低了患者治疗和恢复的效果,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不利于争取抢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损伤转运固定器,它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头颈部及身体,并能沿身体纵轴对头、颈、肩略施加张力,使颈部保持纵向的舒展状态,且上下不必移动患者,避免颈脊髓伤者在转运中可能受到的二伤害,降低医护人员操作难度,提高患者的救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颈椎损伤转运固定器,包括两片相对中心线左右对称的平面硬质铲板,所述铲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两片铲板邻侧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头部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外侧设置头颈固定枕,所述头颈固定枕为L形的防水软体结构且开口指向弧形凹槽,所述铲板上对应头颈固定枕的位置设置横向的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设置与其相对应的T型滑块,所述T型滑槽内还设有涨紧弹簧,所述涨紧弹簧位于T型滑块外侧且其两端分别与T型滑块和T型滑槽的内壁连接,所述铲板的中下部沿身体两侧位置开有多个通孔以形成绑固孔,上述结构在两片铲板上均相对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两片铲板头尾两侧面相接的一端均设置相对应的插销。
所述铲板的横截面为楔形且其锐端相对设置。
所述弧形凹槽的边缘包裹有医用硅胶型垫圈。
所述头颈固定枕上开有通孔以形成观察口。
所述头颈固定枕由外层的PVC抗菌植绒布和内层的记忆棉构成。
所述铲板外侧的两角处均开有通孔以形成手孔。
有益效果: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铲板为平面硬质铲板,符合颈脊髓损伤患者对于承托面的要求。
2、述铲板左右对称且能活动连接,当需要使用本装置转运患者时,将左右两片铲板分离,分别自患者身体下方的两侧同时相对插入,当两铲板对应相接后,将两片铲板相互固定,即可托起患者;当到达治疗地点,需要放下患者时,解除两片铲板的固定,并将两片铲板分别自患者身下向外撤出,即完成转运。整个过程利用铲板的开合来托起或放下患者,无需移动患者位置或改变患者体姿,避免了人工抬动或搬移患者可能对其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了患者的救护质量。
3、所述头颈固定枕及其附属结构的设置,具有固定患者头部及颈部,并保持患者颈部舒展的功能。当所述铲板自患者身体下方相对插入时,将头颈固定枕对准患者的头颈部,由于头颈固定枕下方连接的T型滑块受到涨紧弹簧的挤压,具有向内的推力,故当两片铲板固定连接好后,患者头颈部两侧的头颈固定枕即能对患者的头颈部向内施力制动。进一步的,根据人的头顶径大于颈部宽度的特点,所述头颈固定枕设计为相对的L形软枕,不但对患者的头部、颈部保持贴合,使其施力均匀,能够分别对患者的头部、颈部进行有效而柔缓的固定,而且其下端贴紧患者颈部,能沿身体纵轴对下颌和肩部略加支撑力和涨紧力,从而使患者的颈部保持纵向的舒张状态,有利于进行后续抢救治疗。
4、所述多个绑固孔对称设置于身体两侧,用于采用捆绑方式限制患者体姿,使其保持身体的平直,保护患者脊椎。
5、所述插销的设置,方便快速固定和拆分两片铲板,提高抢救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语音通话过程中共享FM音频的方法及移动通讯终端
- 下一篇:盆骨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