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875.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王志杰;唐容;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8;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基质 口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填塞牙槽窝和保护牙缺损区骨床的多用途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
背景技术
口腔颌面部外伤或肿瘤切除手术会造成口腔黏膜较大面积缺损,口腔黏膜修复方法可通过局部口腔黏膜瓣移植或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局部黏膜瓣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方法,但存在供区有限的缺点。而断层皮片虽然取材方便,供区充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真皮成分,移植区皮片愈合后有不同程度的挛缩;而且皮片有皮肤附件结构,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额外处置;断层皮片移植到口腔内显示了不同的角化过程,即断层皮片只能有效修复,但是达不到有效替代口腔黏膜的功能。另外,口腔内的潮湿环境易诱发皮片供区出现如疼痛、感染或形成肥大瘢痕等病变,甚至造成皮片泡软或因皮片感染而导致移植修复失败。过去曾经采用同种异体皮移植解决上述局部口腔黏膜瓣移植或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存在的缺陷,但因存在一定的排斥反应而移植失败。
拔牙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疼痛、肿胀和干槽症(骨创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拔牙后局部牙槽骨发生改建和吸收,骨量减少,导致后期临床修复效果不佳。如何减少和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及拔牙后并发症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拔牙窝的局部处理,特别是通过牙槽窝内填入软组织补片,可以减少手术后牙槽骨的吸收及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骨整合式牙种植体已成功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传统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了达到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的骨性结合,通常必须在拔牙后9~12个月才能施行。为了缩短牙种植体植入时间和防止牙槽骨的快速吸收,人们开始尝试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即在新鲜的拔牙窝内植入牙种植体。大量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bone/tissueregeneration,GBR/GTR)具有引导成骨和促进种植体周围骨性结合形成的作用,其原理是根据各类不同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即上皮细胞、纤维组织细胞比形成牙骨质、牙周韧带以及骨组织的细胞迁移速度快,因此,采用带微孔的生物膜可以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同时可以阻止周围组织如结缔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这些细胞与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产生竞争抑制,保护血块稳定,维持血块充填的间隙,使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缓慢进入骨缺损区,有利于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的骨性结合,可实现在牙种植体植入前对牙缺损区骨床进行保护的目的。
针对以上三种临床适应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应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应用于临床,但现有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现有的口腔修复膜为单一结构的生物膜,其孔隙率和孔径范围均受限于原材料,受体上皮细胞等难以迁移其中并参与组织重建;另外,现有修复膜产品与受体口腔软组织粘附性较差,植入后容易出现空腔,不利于受体细胞和组织的爬行和生长。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局限性,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和局限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用于修补口腔黏膜缺损、填塞拔牙后的牙槽窝及作为牙种植体植入前骨缺损区的保护膜,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吸收、可快速血管化的多用途脱细胞基质源口腔补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细胞基质源的口腔补片,包括生物膜基底层和胶原蛋白疏松层,所述生物膜基底层具有糙面和光面,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糙面上,其中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具有孔隙。使用时,口腔补片的光面紧密贴附在口腔组织缺损区,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通过物理吸附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的糙面上。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通过生物蛋白胶粘合固定在生物膜基底层的糙面上。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孔隙率为65~86%。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孔隙的孔径为50~300μm。
所述胶原蛋白疏松层的厚度为0.05~1.50mm。
所述口腔补片为方形的膜片状结构。
所述口腔补片的长度为20~80mm,宽度为10~60mm,厚度为0.1~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与口腔软组织紧密贴附,组织相容性好,可快速实现血管化,术后可逐步降解和厚度适宜等优点,且用途广泛,可用于修补临床常见的口腔软组织缺损,同时可以作为拔牙后牙槽窝的填塞材料和牙种植体植入前骨缺损区的保护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美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聚合物载药涂层的冷刀
- 下一篇:车辆防疫立体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