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9941.9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伦;党红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贝;郝娟君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丝杆式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这样一种电机,其中转子以预定的角度转动,螺杆直线和往复地移动。直线电机的特点在于,通过控制电机旋转的角度可以精确地控制螺杆的移动距离,广泛地用于精确控制的场合。
直线电机大量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咖啡机、阀门控制等领域以及汽车前灯角度调节的执行器。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直线电机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直线电机一般包括定子21,通过电磁力被转动的转子24,螺母25安装在转子24内部、以及直线的可移动的与螺母25配合跟转子24转动的直线螺杆23。
转子24伸出一段圆环导向部分与滚珠轴承26的内径配合,再通过超声波成型使转子24与滚珠轴承26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滚珠轴承26安装在定子21的一端,通过与滚珠轴承26外径配合的卡脚固定。
在图1所示的整个结构中,转子24的固定部分只有一端,位于与滚珠轴承26配合的部分,转子24的另一端处于无固定状态,由于自身结构关系,滚珠轴承26的内径与外径存在一定的径向和轴向的游隙,这样转子24在运转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环绕整机的轴心运转,会出现一定的晃动。
螺杆23在整机结构中有四个接触点:
(1)、螺杆23与转子24中的螺母25配合。
(2)、螺杆23装配一个止转块27,止转块27与支架28的中空内径部分配合,止转块27主要起到防止螺杆23轴向旋转,并且为螺杆23直线运动导向的功能。
(3)、螺杆23与支架28导向部分顶端配合。由于螺杆23与螺母25必须要存在一定的间隙用以保证运行顺畅,螺杆23上装配的止转块27与支架28之间的间隙在0.1毫米~0.2毫米之间,螺杆23与支架28配合的间隙上限也会达到0.1毫米。
(4)、螺杆23与端盖22的内径配合,由于塑料件注塑精度问题和本身材料收缩率的问题,导致端盖22内径与螺杆23的配合精度也不是很高,虽然螺杆23在电机内部有四个接触点,但是配合精度都较差。
在图1所示的直线电机的机构中,因为转子24只有一个定位点,在运转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晃动,从而带动螺杆23晃动,整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转子24与螺杆23晃动产生的噪音较大,如果电机使用在存在一定侧向力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卡死的情况。上述由于自身结构所带来的问题将变成产生产品缺陷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轴向位移,转子运转平稳,能够明显地降低噪音,提高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线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顶杆以及支架,其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螺杆,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定子的内表面上,转子与螺杆为一体结构,顶杆内部设置有与螺杆配合的螺母,通过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将螺杆的旋转运动改变为螺母的直线运动,从而螺杆转动带动螺母进行直线运动,螺母带动顶杆进行直线运动,支架邻接定子组件一个端部布置,顶杆穿过所述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转子与螺杆为一体结构,螺杆跟随转子进行圆周运动,而在传统的直线电机中,螺母与转子是一体结构,螺母与转子进行圆周运动。因为,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子直接带动螺杆运动,从而不需要像传统的直线电机那样,在螺杆上设置止转块,同时,螺杆也不需要与支架导向部分顶端配合,从而减少了需要配合的部分,提高了配合精度。
定子组件包括线圈,转子包括磁环,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通过改变线圈中的通电顺序改变磁场,该磁场与磁环配合使转子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磁环,螺杆与磁环是一体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螺杆与转子的磁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使得螺杆与转子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转子组件的一部分轴向延伸超出定子组件,转子组件轴向延伸超出定子组件的部分构成转子组件的支撑部分,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圆周上设置有第一轴承。
优选地,定子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内孔,在内孔中压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径设置为与螺杆进行滑动摩擦;定子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端板,第二端板用于固定第一轴承,并且所述第二端板限定转子在径向方向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与螺杆的外径的配合间隙小于0.0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诚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9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延时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高温处理炉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