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安全静脉输液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0528.4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安全 静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和销售的仍然是传统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其结构是针座、软管、针管和护套组成,存在以下问题:护套在拆封使用之后确定被遗弃,而输液完成之后,对于针头的处理往往是将其投入医疗垃圾利器盒内。使用后拔除针头至投入利器盒的期间内,这些没有保护并处于裸露的污染针头极有可能刺破操作人员或周围人员的皮肤,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同时在回收这些医疗废弃物的过程中,锋利的针头会刺破垃圾袋导致医疗废弃物的散落,给医护或者清洁人员收集处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难。在使用时,护套的丢弃成为了一种习惯;即使不丢弃护套,护套体积小,按照医院操作规定,为了避免针刺伤的发生,不允许双手相对复帽,正是由于护套与针管或针头的完全脱离才导致这些问题很难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安全静脉输液针,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安全静脉输液针包括针头、单叶针柄、细软管、针座和防针刺护套,针头、单叶针柄、细软管、针座通过胶粘剂顺序连接,防针刺护套套接于针柄上,整体构成安全静脉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防针刺护套为两端开口的套管,防针刺护套的内径与细软管的外径相配合,防针刺护套的一端有起导向作用的对称S型斜切口,防针刺护套的侧面沿轴向方向在斜切口终端位置开设一条槽缝,槽缝宽度以单叶针柄叶片厚度为参照沿线设置成不同的宽度。
其中,所述曹缝设入口槽、限位槽和导槽,入口槽宽度小于防针刺护套的叶片厚度的一半,限位槽宽等于防针刺护套的叶片厚度,导槽宽度略大于防针刺护套的叶片厚度,限位槽与导槽之间设置卡颈,卡颈侧壁凸起面分别与限位槽侧壁和导槽侧壁圆滑过渡,保证叶片进行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不被卡死。
其中,所述防针刺护套为弹性塑料件,防针刺护套起防护作用的有效长度大于针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脱离针柄的防针刺护套设计,防针刺护套以针柄叶片为限位,手持防针刺护套在针柄上进行上下滑动,减少了护套的丢弃,在使用完之后很方便的将护套重新套设在针头外,防止针头外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或使用后防针刺护套拉出保护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防针刺护套回缩的示意图。
图3是防针刺护套的示意图。
图中:1防针刺护套,2针头,3单叶针柄,4细软管,5针座,A斜切口,B槽缝,11入口槽11,12限位槽,13卡颈,14导槽,13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2所示,该安全静脉输液针包括防针刺护套1、针头2、单叶针柄3、细软管4、针座5,针头2、单叶针柄3、细软管4、针座5通过胶粘剂顺序连接,防针刺护套1套接于单叶针柄3上;所述防针刺护套1为两端开口的套管,防针刺护套1的内径与细软管4的外径相配合,防针刺护套1的一端有起导向作用的对称S型斜切口A,防针刺护套1的侧面沿轴向方向在斜切口A终端位置开设一条槽缝B,槽缝B宽度以防针刺针柄3叶片厚度为参照沿线设置成不同的宽度。
如图3所示,槽缝B设有入口槽11、限位槽12和导槽14,
入口槽11宽度小于防针刺针柄3的叶片厚度的一半,限位槽12宽度等于防针刺针柄3的叶片厚度,导槽14宽度略大于防针刺针柄3的叶片厚度,限位槽12与导槽14之间设置卡颈13,卡颈侧壁凸起131分别与限位槽12侧壁和导槽14侧壁圆滑过渡,保证叶片在滑动的过程中不被卡死。
其中,所述防针刺护套(1)为弹性塑料件,防针刺护套(1)起防护作用的有效长度大于针头(2)的长度。
如图1所示,防针刺护套1与针柄3套装时,先由斜面切口A将针柄3叶片导入入口槽11,通过槽缝B的弹性变形,在拉力作用下针柄叶片进入下段限位槽12,并由卡颈13固定。
如图2所示,进行静脉穿刺前,一手捏着针柄3叶片,另一只手捏住防针刺护套1往下拉,通过槽缝B的弹性变形以及针柄3控制滑动的方向和位置,将护套1拉至细软管4端,然后进行静脉穿刺;静脉输注完毕拔针后,再一手捏着针柄3叶片,另一只手捏住防针刺护套1往上拉,便可将护套1重新套设在针头外,如图1所示。
上述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0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输液报警器
- 下一篇: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节能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