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724.5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叶灿雄;梁卫民;梁建秀;余敬源;伍尚凯;李广彬;黄志荣;潘德赢;陈育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凌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4;A47J36/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套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
背景技术
华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大多喜欢食用如小笼包、汤包、馒头或烧卖等面点类的点心,鉴于健康饮食,越来越多人摒弃现代的垃圾食品,趋向于具有传统习惯的炖盅、瓦罐煨汤等方式,需要将食材至于锅具内蒸煮。市场现有的电蒸锅,是通过用电加热水变成蒸汽,并通过高温水蒸汽加热食物,电蒸锅能均匀加热,保持蒸锅内温度一致,使食物受热均匀,不会发生食物夹生现象。但现有电蒸锅一般由底锅、蒸笼、锅盖堆叠组成,蒸笼底部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将食材直接摆放在蒸笼的隔板或者用餐具盛装食材摆放着隔板上蒸煮。蒸煮过程中,直接摆放在隔板上的食材所渗出的汤汁会从隔板的透气孔流到底锅内,汤汁流失,无法将食材的原汁原味留住,食材的鲜甜与营养精华也容易流失。蒸煮时,摆放在隔板上的餐具由于蒸汽的作用发生晃动或碰撞,餐具内的汤汁会飞溅到底锅,造成营养流失,而规格不合适的餐具放置在隔板蒸煮,造成锅盖盖不严,蒸汽及营养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包括汤煲、蒸笼、炖盅、锅盖和可拆卸的蒸片,所述汤煲、蒸笼、锅盖由下而上依次连接,所述蒸笼为中空筒体,其下部周边向内弯折形成折边,所述蒸片安放在折边上,所述炖盅置于蒸片上,所述蒸片开设有若干个缕空的透气孔。
炖盅的配套设置可使锅盖盖得严密,不漏气;蒸片可拆卸设置,可使蒸笼配套不同的蒸片实现不同炖盅的放置;折边用于支撑蒸片。
所述蒸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炖盅个数与定位孔个数匹配,炖盅的底部安放在定位孔上。定位孔与炖盅个数匹配,可设置若干个,可满足使用者人数的容量需求。
所述蒸笼下部形成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外侧壁面的下侧面为第一级面,蒸笼下部与第一级面相接的外侧壁面为第一级位;所述汤煲上部边沿翻折形成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的下侧折边与汤煲内壁面形成第二级面,所述第一级位与汤煲煲身同心且贴合在汤煲煲身内壁,第一级面与第二级面重叠。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的设置,可使蒸笼与汤煲严密接合,牢固且不漏气。
所述蒸笼上部边沿翻折形成第三环形凸起,第三环形凸起的下侧折边与蒸笼内壁面形成第三级面;所述锅盖的下部边沿向外翻折形成第四级面,所述第四级面与第三级面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锅具的蒸片与蒸笼是分离的,可通过蒸片定位孔的规格,配合不同大小的炖盅组成不同的蒸炖方式,满足不同的蒸炖需求,也避免因晃动或碰撞而使汤汁抛洒,造成食材营养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配套一个炖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套三个炖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蒸笼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蒸笼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汤煲;2、蒸笼;3、炖盅;4、锅盖;5、蒸片;6、折边;7、定位孔;8、第一环形凸起;9、第一级面;10、第一级位;11、第二环形凸起;12、第二级面;13、第三环形凸起;14、第三级面;15、第四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4,为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包括汤煲1、蒸笼2、炖盅3、锅盖4和可拆卸的蒸片5,汤煲1、蒸笼2、锅盖4由下而上依次连接,蒸笼2为中空筒体,其下部周边向内弯折形成折边6,蒸片5安放在折边6上,炖盅3置于蒸片5上,蒸片5开设有若干个缕空的透气孔。
炖盅3的配套设置可使锅盖4盖得严密,不漏气;蒸片5可拆卸设置,可使蒸笼2配套不同的蒸片5实现不同炖盅3的放置;折边6用于支撑蒸片5。
蒸片5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7,炖盅3个数与定位孔7个数匹配,炖盅3的底部安放在定位孔7上。定位孔7与炖盅3个数匹配,可设置若干个,可满足使用者人数的容量需求。
蒸笼2下部形成第一环形凸起8,第一环形凸起8外侧壁面的下侧面为第一级面9,蒸笼2下部与第一级面9相接的外侧壁面为第一级位10;汤煲1上部边沿翻折形成第二环形凸起11,第二环形凸起11的下侧折边6与汤煲1内壁面形成第二级面12,第一级位10与汤煲1煲身同心且贴合在汤煲1煲身内壁,第一级面9与第二级面12重叠。第一环形凸起8与第二环形凸起11的设置,可使蒸笼2与汤煲1严密接合,牢固且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凌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凌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