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873.1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丁爱芹;姚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润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机 制动器 测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变频调速系统中,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势能会被制动电阻消耗,并引起制动电阻的温度上升,随着电梯的频繁运行启停,或者制动器工作异常时,制动电阻的温度会逐渐升高,温度升高超过一定值时,电梯还继续运行,对于乘客来说非常危险,但是,目前没有制动器测温装置,无法避免危险,消除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梯变频调速系统中,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势能会被制动电阻消耗,并引起制动电阻的温度上升,或者制动器工作异常时,电梯还继续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提前发现制动器工作异常,消除安全隐患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动器本体内的测温组件;
制动器本体包括手动松闸装置、电磁铁、衔铁、连接座、闸皮、导向机构、复位机构以及微动开关;电磁铁与衔铁相互平行设置,且衔铁通过导向机构、复位机构与电磁铁连接,而闸皮则通过连接座与衔铁固定;电磁铁与衔铁相对的平面嵌装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与外接电源连接;
测温组件包括热敏电阻、热敏电阻与温度显示模块电连接,温度显示模块与电梯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制动器的电枢组件中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温度显示模块;
所述的温度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热敏电阻检测到的温度值,并将信号传送给电梯控制系统;
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显示模块传送的温度值,控制电梯电源的通或断,电梯控制系统内预设温度值T,当检测到的温度超过温度值T时,电梯控制系统切断电梯的电源,当检测到的温度小于等于温度值T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正常运行。
热敏电阻安装在电磁铁内。
手动松闸装置包括开闸扳手以及抱闸,抱闸安装在电磁铁上所开设的位于电磁铁中部的抱闸容纳槽里,且开闸扳手通过中心螺柱与抱闸转动连接。
导向机构,包括中心导向机构以及周向导向机构,所述中心导向机构,包括中心螺柱以及与中心螺柱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第三螺母;所述周向导向机构,包括周向导向螺柱以及安装在周向导向螺柱端部的端帽。
微动开关安装于电磁铁的外侧,衔铁动作时,安装在衔铁上的螺栓将顶触微动开关,使得微动开关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热敏电阻与温度显示模块观察制动器的温度,便于提前发现制动器工作异常,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制动器本体,
2、热敏电阻,
3、温度显示模块,
4、电梯控制系统,
5、电磁铁,
6、衔铁,
7、微动开关,
8、连接座,
9、闸皮,
10、开闸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测温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动器本体1内的测温组件;
制动器本体1包括手动松闸装置、电磁铁5、衔铁6、连接座8、闸皮9、导向机构、复位机构以及微动开关7;电磁铁5与衔铁6相互平行设置,且衔铁6通过导向机构、复位机构与电磁铁5连接,而闸皮9则通过连接座8与衔铁6固定;电磁铁5与衔铁6相对的平面嵌装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与外接电源连接;
测温组件包括热敏电阻2、热敏电阻2与温度显示模块3电连接,温度显示模块3与电梯控制系统4电连接;
所述的热敏电阻2,用于检测制动器的电枢组件中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温度显示模块3;
所述的温度显示模块3,用于显示热敏电阻2检测到的温度值,并将信号传送给电梯控制系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润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润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