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3775.X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袁志伟;刘洪辉;崔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连接 装置 采用 便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产品小型化发展趋势下,立体空间高密特点越来越显著。尤其在电子产品中,单板多模块拆分设计后的板间多级公差耦合装配对连接器容差和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市场迫切的需要灵活、通用、低成本的板间连接解决方案。而单板浮动组装设计就是当中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单板浮动组装设计的连接装置中,PCB的固定孔特殊设计,如椭圆孔等,实现单板固定前的浮动。
通过将PCB螺钉固定孔设计成椭圆形,螺钉穿过PCB与结构件固定后,单板水平方向产生组装偏差。由于PCB椭圆形孔扩大处理吸收偏差,螺钉仍能与结构件固定孔对位,实现正常组装单板螺钉固定前可以实现浮动。但是单板固定后就不能上下左右灵活移动,单板的组装偏差无法被连接器容差吸收,导致PIN针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够用于结构件间浮动连接的连接装置。从而吸收两个相互连接的结构件组装在一起后的位置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定位件和结构件;
所述结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连接件通过设置在第一结构件上的通孔穿过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通孔与连接件沿连接件的径向以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结构件被轴向固定在连接件的任意位置;
所述定位件穿过第一结构件上的定位孔对第一结构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件与定位件连接时,第一结构件沿连接件的径向间隙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结构件是电路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件上还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件相匹配;
所述定位件穿入定位孔对第一结构件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包括第二结构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第二结构件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连接件和定位件平行并且设置在机架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为连接铆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包括第二结构件,第二结构件上包括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件相匹配;
所述定位件穿入定位孔对第二结构件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中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设置在第一结构件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为销钉。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结构件具有第一连接器,第二结构件具有第二连接器;
当所述定位件对第一结构件定位时,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实现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浮动连接装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便携设备是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结构件与第二结构件连接时能够根据设置在第二结构件上的定位件调节第一结构件。第一结构件也能够在被第二结构件调节时根据与连接件的间隙量进行移动。从而降低了电路板在制造和安装等过程中的精度要求,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重叠连接电路板的浮动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同一平面的浮动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铆钉连接的浮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一种浮动连接装置及采用其的便携设备。通过所述浮动连接结构对结构件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所述结构件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动连接结构中包括了定位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对第一结构件作轴向固定,同时连接件与第一结构件沿径向间隙配合。可通过径向微调第一结构件的位置来使定位件穿入第一结构件上的定位孔。结构件可以是电路板,也可以是其它形式。下文结合电路板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将这些实施例扩展应用到其它类型的结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3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