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电梯的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3987.8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肖义豪;贺文静;曹动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电梯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电梯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的商场、住宅、写字楼广泛应用轿厢式电梯,该种电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轿厢式电梯设置在高层建筑预留的电梯井内,电梯井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框架,电梯的轿厢外箱壁上设置在导轨上,电梯井的轨道框架最高端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电梯的轿厢下方设置的滑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滑轮,两滑轮之间通过钢丝连接,电机转动从而驱动轿厢沿着轨道上下移动,在高层建筑物的每一楼层的出口位置处停止,从而将乘客运送至指定的楼层。现有的轿厢沿着轿厢上下滑动的过程中,轿厢磨损交严重,这样轿厢与轨道配合的间隙越来越大,轿厢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进场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一方面严重影响乘客坐乘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电梯的升降机构,能够确保轿厢与轨道配合的稳定性,避免电梯存在的摇晃现象及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式电梯的升降机构,包括轿厢,所述轿厢两侧与电梯井内竖直布置的轨道构成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轿厢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轿厢与轨道相邻的一侧面设置有直线导向部与轨道构成竖直方向的直线导向配合,该直线导向部位于轿厢的两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的技术效果为:电梯的轿厢上设置的直线导向部与轨道构成的直线导向配合,避免由于轿厢的的磨损与轨道存在的间隙,而使得轿厢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晃动现象,进而消除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故障,提高电梯实际的使用寿命,将直线导向部沿着轿厢的两侧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确保轿厢与轨道配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处在电梯井内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是直线导向部各部件装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箱式电梯的升降机构,包括轿厢10,所述轿厢10两侧与电梯井内竖直布置的轨道20构成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轿厢1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轿厢10与轨道20相邻的一侧面设置有直线导向部30与轨道20构成竖直方向的直线导向配合,该直线导向部30位于轿厢10的两侧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结合图2和图3至图6,摒弃现有技术中的轿厢10与架体A上轨道20的直接配合,利用设置在轿厢10两侧的直线导向部30与轨道20构成直线导向配合,进而电梯的轿厢10能够于直线导向部30上作直线的上下移动,进而避免由于配合间隙而导致电梯轿厢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而出现的晃动现象,减少乘客的乘坐的不适感,而且还可进一步消除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梯实际的使用寿命,将直线导向部30沿着轿厢10的两侧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确保轿厢10与轨道20配合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导向部30临近轿厢10两侧的上端及下端设置。设置四个直线导向部30与轨道20构成卡接式的直线导向配合,进而可确保将轿厢10与轨道20配合的牢靠度,进一步避免轿厢10出现的晃动现象。
所述轿厢10的两侧设置有竖梁11,竖梁11的上端设置有横梁12,所述横梁12长度方向水平且向轿厢10的两侧方向延伸,所述直线导向部30位于其两延伸端。将竖梁11固定在轿厢10的两侧,在竖梁11的上端设置横梁12,从而可将直线导向部30固定在横梁12上,同样地,轿厢10下方的直线导向部30也采用该种方式固定。
具体地,所述直线导向部30包括与横梁12固定的支架31,所述支架31的延伸端设置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卡槽32,所述轨道20设置在卡槽32的开口内,卡槽32的槽宽与轨道20的厚度吻合。采用卡槽32与轨道20构成的卡接配合,进而确保直线导向部30与配合的牢靠度。
所述支架31呈一槽型板状,槽型板槽长方向竖直且槽壁呈收口状布置,支架31槽底的外壁面延伸有与横梁12上梁面固定的安装支板,所述卡槽32设置在支架31的槽口位置处,支架3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311,第一调节螺栓311与支架31构成螺纹配合且杆端与卡槽32的外壁面抵靠,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旋拧第一调节螺栓311,进而调节卡槽32配合的间隙,已达到卡槽32与轨道20配合的牢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3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炭蚕丝被
- 下一篇:一种基于点阵的电梯状态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