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4496.5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斯特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燃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废气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粘合业(复合包装、粘合带等)的设施、印刷业(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的设施、涂装设施、化学工厂、电子/陶瓷业的设施、工厂用清洗设施等中,会产生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等可燃性有害成分的废气。
以往的废气净化装置例如包括多个蓄热室以及与这些蓄热室的上方相连通的燃烧室,各蓄热室设有蓄热体以及一对安装有供气阀的供气口和安装有排气阀的排气口。在该废气净化装置中,通过利用蓄热室的供气阀和排气阀切换废气的供气和排气而进行运转,从而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但是,从其用途考虑,废气净化装置做成大型,而且,多设置于室外,因此,存在现场的安装、组装所需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而且,为了切换供气和排气,控制燃烧室的燃烧器的点火、熄火,电气设备的配线工程也较复杂。
另一方面,期望在导入废气净化装置的工厂、设施中,将工期内停止生产线的时间抑制到最小限度。
现有废气燃烧装置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废气燃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燃烧装置,其包括热交换器、烟道调节阀板、燃烧室、稀释风调节装置、排烟风机、第一热回收管道、第二热回收管道、平台、以及预混风管道,第二热回收管道的一端与燃烧室相连,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稀释风调节装置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排烟风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回收管道与热交换器相连,所述热交换器还与预混风风机相连,所述预混风管道也与预混风风机相连,所述烟道调节阀板安装在预加热区段,以保证各段温度满足产品加热需求,所述预混风管道也安装于预加热区段,且所述预混风管道与烟道调节阀板上下交错分布,所述预混风管道一端连接于预混风风机,另一端连接于炉体相对的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所述预混风管道也安装于预加热区段,且所述预混风管道与烟道调节阀板上下交错分布,使得产品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风调节装置注入冷风混合,符合排放标准后通过排烟风机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管道将废气输送至热交换器置换热量的同时由热回收管道输送至蓄热式燃烧室进行焚烧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预混风风机通过预混风管道向炉内注入冷空气,与传递过来的热量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气燃烧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废气燃烧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废气燃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废气燃烧装置,其包括热交换器2、烟道调节阀板1、燃烧室3、稀释风调节装置4、排烟风机5、第一热回收管道6、第二热回收管道7、平台8、预混风管道9以及预混风风机10。
第二热回收管道7的一端与燃烧室3相连,另一端与热交换器2相连。稀释风调节装置4一端与热交换器2连接,另一端与排烟风机5相连。第二热回收管道7与热交换器2相连,所述热交换器2还与预混风风机10相连,所述预混风管道9也与预混风风机10相连。
该废气燃烧装置前段不设置或少量布置烧嘴,热量主要通过后部烧结区的热能以对流,辐射的形式自后向前传递来提供,为了保证各段温度满足产品加热需求,该废气燃烧装置在预加热区段安装烟道调节阀板1和上下交错分布的预混风管道9,预混风管道9一端连接于预混风风机10,另一端连接于炉体相对的接口,预混风风机10通过预混风管道9向炉内注入冷空气,与传递过来的热量混合。
产品在脱脂阶段会释放出较多的粉尘颗粒,不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通过热回收管道6将废气输送至热交换器2置换热量的同时由热回收管道7输送至蓄热式燃烧室3进行焚烧处理,再通过稀释风调节装置4注入冷风混合,符合排放标准后通过排烟风机5排放,达到安全环保的效果。所述预混风管道也安装于预加热区段,且所述预混风管道与烟道调节阀板上下交错分布,使得产品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斯特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斯特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