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7773.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时小兵;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6 | 分类号: | C2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炉 底水 耐热 混凝土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系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新建高炉或者对高炉改造,都需要对高炉炉底进行破除、新建炉底水冷系统。高炉炉底水冷管及耐热混凝土浇筑按照以往的施工顺序需先安装管道,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耐热混凝土的浇筑。
工厂的生产将取代过去按部就班的施工工艺。对于高炉系统施工,以往的施工程序已不适合现行产业发展。是否可以研发一种新的模式,即将一个整块的炉底水冷管及耐热混凝土分成若干部分,在工厂内批量施工,施工验收合格后倒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接,这将是未来高炉施工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子模块平行拼接而成的圆周结构,圆周结构截面呈圆形,子模块包括耐热混凝土、工字梁、水冷管和管卡,水冷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通过管卡固定于工字梁顶部两端,工字梁、水冷管和管卡被包裹在耐热混凝土内,且进水管与回水管端部均伸出耐热混凝土并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模块本体截面的直径与待浇筑的高炉炉底直径大小相等。
优选的,子模块的数量为8个。
优选的,连通管的外形呈“U”形。
优选的,每个子模块中的水冷管和回水管均为无焊缝、漏点的整段管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个子模块平行拼接成的圆周结构的模块本体,将一个整块的炉底水冷管及耐热混凝土分成若干部分,在工厂内批量施工,施工验收合格后倒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接,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并且具有很强实用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很好的掌控管道安装及耐热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可以在室内进行施工,保证了安全,降低人工费、机械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本体的俯视图。
图2为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模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模块本体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子模块1平行拼接而成的圆周结构,圆周结构截面呈圆形,子模块1包括耐热混凝土11、工字梁12、水冷管13和管卡14,水冷管13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通过管卡14固定于工字梁12顶部两端,工字梁12、水冷管13和管卡14被包裹在耐热混凝土11内,且进水管与回水管端部均伸出耐热混凝土11并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模块本体截面的直径与待浇筑的高炉炉底直径大小相等,子模块1的数量为8个,连通管的外形呈“U”形,每个子模块1中的水冷管和回水管均为无焊缝、漏点的整段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高炉炉底水冷管的耐热混凝土模块,该模块为8个子模块1组成的模块本体,其截面呈圆形,且直径与待浇筑的高炉炉底直径大小相等,8个子模块1样式各不相同,模具本体1内耐热混凝土11,模具本体1内还设有工字梁12以及固定于工字梁12上的进水管和回水管,工字梁12可以克服模块吊装时产生的下绕力,保证吊装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分批施工一个整块的炉底水冷管及耐热混凝土分成的几部分,施工验收合格再运至施工现成拼接,具有很强实用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很好的掌控管道安装及耐热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可以在室内进行施工,保证了安全。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7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炉炉腹炉缸冷却壁衔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圆刀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