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化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7820.9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涂林;夏兰生;卢新军;施程亮;许仁春;唐永超;黄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尾气 处理 装置 | ||
1.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分液器,用于冷却焦化尾气并分离出焦化尾气中的水分及大分子烃,冷凝分液器的壳程入口连接焦化尾气输送管道,冷凝分液器的气相出口连接液气射流泵的气相入口,冷凝分液器的液相出口连接回收装置;
液气射流泵,用于抽吸冷凝分液器气相出口送出的不凝气,液气射流泵的液相入口连接循环甲醇管道,所述循环甲醇管道通过甲醇循环泵连接吸收塔底部的液相出口,液气射流泵的出口连接吸收塔的混合甲醇入口;
吸收塔,使用甲醇洗涤不凝气以除去不凝气中的有害物质,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脱硫气出口,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循环甲醇出口,吸收塔内设有连通所述混合甲醇入口的引液管,所述引液管的出口靠近所述吸收塔的塔底,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设有洗涤甲醇入口,所述洗涤甲醇入口连接贫甲醇管道和循环甲醇管道;
吸附塔,用于吸附出残留在不凝气中的微量有害气体,吸附塔的内部填充有填料,吸附塔脱硫气入口连接所述吸收塔的脱硫气出口,吸附塔的顶部设有连通大气的净化器出口,吸附塔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循环甲醇管道还连接贫甲醇输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吸附塔共用同一个塔体,并且所述吸附塔位于所述吸收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设有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洗涤甲醇入口;所述吸附塔内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吸附塔的气相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液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U型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管箱,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管箱相连通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换热管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壳体上设有管程入口和管程出口;所述换热管的上端均连接在管板上,所述管板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射流泵的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混合甲醇入口之间连接有直管段,所述直管段的高度不小于3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液器的液相出口和所述吸收塔的循环甲醇出口上均设有防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化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液器的气相出口上、所述吸收塔的脱硫气出口上和所述吸附塔的净化气出口上均设有除沫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78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氢与甲烷氯化物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除尘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