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喀斯特地区的干草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7835.5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许留兴;熊康宁;吕小溪;刘成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喀斯特 地区 草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草棚,尤其是一种喀斯特地区的干草棚。
背景技术
干草是指对天然或人工栽培的牧草或饲料作物进行适时收割,经过自然干燥方法或人工方法干燥,使之水分降到一定程度,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的草产品,是草食动物最基本、最主要的饲料之一。干草中含有较多的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优质干草是良好的平衡饲料,草食家畜对干草进行适当的采食有利提高消化率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疾病发生概率;干草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量来源,它能提供产奶母牛能量需要的23%和其他生理阶段能量需要的29%。除此之外,干草还有便于贮藏、运输方便、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但是,在干草调制过程中也容易引起营养物质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呼吸、机械、翻晒和雨水淋洗等作用引起的营养物质损失,所以应尽量缩短晾晒时间或在晾晒过程中减少雨淋出现的可能性。
干草的压实密度为250kg/m3,每头牛的日食3-5kg/d为科学饲喂方式,干草棚中干草的存储量需保证能供应饲喂牛所需6-8个月。干草棚设计原则主要有四点:防雨、通风、防潮、防日晒,所以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地理位置适合修建,临近青贮池和精料棚。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为主,降雨充沛,所以在修建干草棚时需要挡雨墙。在干草放置时,需靠近屋檐以内30-50cm起垛,垛其之间留50-100cm通风道。修建高度5-6米为宜。
使用干草储备时,含水率必须低于15%,干草主要种类有苜蓿、三叶草、黑麦草、稻草和作物秸秆等。干草放置时,首先在靠近屋檐以内30-50cm的地方垛起,垛的要整齐,形成类似墙体形状,高度应达到屋檐的位置,干草使用时要从棚内中间位置开始,然后向屋檐两侧,尽可保证这个以干草垒起的墙体的完整,以做防雨的作用。当干草储备量较大时,为保持通风效果,垛草时应当留出50-100cm的通风道。
干草棚设计主要是防雨、通风、防潮、防日晒的功能,首先选址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或周边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干草棚为重点防火区域,与牛羊养殖场间隔一定距离;临近青贮池、精料库,便于牛羊日粮制作;根据示范区的气候特征,干草棚檐高度为5m,能储备跟多干草,方便干草车入棚和干草的装卸。
现有的干草棚主要是建设在一些体面条件良好的地点,对于像喀斯特地区这样地面条件变化复杂,改变地面条件成本较高的情况,适用性不好,喀斯特地区岩石初露率高,岩石受到侵蚀,形成一些孤立的石柱、和较为直立的岩石墙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喀斯特地区对于干草棚安装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通风采光排水更好的喀斯特地区的干草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喀斯特地区的干草棚,包括棚体及其盖合在棚体上的棚顶,所述棚体固定连接在岩石上,所述岩石放置棚体处有凹槽。
优选的,上述棚体包括棚底、棚壁和棚架,所述棚底采用竹竿或木条编织而成,固定连接在棚架底部,所述棚壁采用砖或钢板制成,固定连接在棚架几个侧面上,所述棚架包括由横支撑杆构成方形底框和竖直固定连接在底框上的多个立柱,在所述立柱靠近顶端处设置有加固框,该棚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透风性好。
优选的,上述干草棚还可设置成将棚体直接置于岩石的凹槽内,所述棚体的棚壁采用凹槽内的两侧或三侧的岩石壁,所述棚体底部留有空隙,利用现有的岩石作为棚体墙壁,有效利用了喀斯特地区的地形条件,大大降低干草棚的制造成本,并且通风、采光、排水效果更好,对于耕地紧缺的喀斯特地区,还节约了耕地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干草棚直接安装在具有凹槽的岩石上,使干草棚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喀斯特环境,使当地的地理条件得到更好的使用,让干草棚具有更好的通风、采光和排水效果,对于耕地紧缺的喀斯特地区,还节约了耕地资源,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棚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草棚置于凹槽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棚体,2-棚顶,3-岩石,4-凹槽,5-棚底,6-棚壁,7-棚架,8-支撑杆,9-底框,10-立柱,11-加固框,12-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7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嫁接刀
- 下一篇:滤网便拆自走式灵芝孢子粉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