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9881.9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国;张君;邸勇;吕朝勇;朱传军;范建业;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中间 接头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属于电力电缆接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电网主要以电力电缆为主,如果电缆进水或受潮后,电缆内部结构受电气作用影响,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产生水树枝和电树枝现象,使得绝缘加速老化并在薄弱点击穿,引起故障,发生故障时会造成电网系统波动,严重时可造成系统瓦解,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电缆进水和受潮大部分情况是由于电缆中间头密封性能下降造成,电缆进水或受潮后,会在电缆中流动,导致整条电缆或部分因进水而造成严重隐患或报废,而且大大提高了电缆发生故障的几率。直埋电缆如果因进水或受潮发生故障后有可能不伤及其他电缆,如果是在隧道、桥架、通廊、电缆沟敷设的电缆因进水发生放炮会伤及其他电缆,严重时会引发其他电缆着火事故,给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传统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大多采用金属护套,制作工艺有热缩式、冷缩式、预制式等,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变形,出现裂缝进而进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密封产品,但是这些新产品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费力,尺寸过大无法放置到电缆桥架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护套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使用中容易产生变形,出现裂缝进而进水,其它密封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安装费力,尺寸过大无法放置到电缆桥架上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包括内层护套及外层护套,所述内层护套数量为两个,互相搭接,电力电缆接头部分包裹在内层护套内,所述外层护套数量为两个,分别于内层护套及电力电缆本体搭接,所述搭接处均采用密封胶粘贴,搭接处外部绕包防水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护套及内层护套均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护套直径为120mm,长度为1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还包括绕包在密封装置外部的铠装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接头数量合理,密封牢固不易变形,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外部尺寸可满足放置到电力电缆桥架上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内层护套;
2、外层护套;
3、电力电缆接头部分;
4、电力电缆本体;
5、防水胶带;
6、铠装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包括内层护套1及外层护套2,内层护套1数量为两个,互相搭接,电力电缆接头部分3包裹在内层护套1内,外层护套2数量为两个,分别于内层护套1及电力电缆本体4搭接,搭接处均采用密封胶粘贴,搭接处外部绕包防水胶带5。
密封胶具有不易发生龟裂,密封性能优良的特点,在各搭接口处绕包防水胶带5,充分利用防水胶带5的延展性和耐久性,解决护套之间及护套与电缆之间因热胀冷缩系数不同造成各搭接口处脱开现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层护套2及内层护套1均为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材料成本较低,易于加工及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层护套2直径为120mm,长度为1100mm。整个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长度大约在2100mm,各位置密封胶的厚度不小于1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还包括绕包在密封装置外部的铠装带6,起到增加机械强度和保护接头护套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98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