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001.X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示 功能 噪音 防盗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井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中会有众多的地下管道,例如下水道、底下煤气管道、通讯管道、电力管道等等,为了维护这些管道设施,会在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距离要设置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这段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之为窨井。在设施规划时,道路的布局根据发展的情况而定,在道路建设的过程,道路与管道并不能保证互不干涉,很大部分的道路下面会有管道通过,甚至道路会不可避免地沿着管道的走向建设。这就必然会在道路的中间出现众多的窨井,而道路上车水马龙,每一个窨井盖都会高频地受到来自车辆的碾压。现有的井盖多数采用球墨铸铁,整个井盖是一个铁饼状,在反复的车辆重载情况下,井盖会产生塑性变形,导致井盖与井盖座的配合间隙变大,车辆经过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城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急需要一种低噪音、寿命长的井盖解决井盖噪音问题。
现在也有很多减噪的井盖,大多采用弹性材料来填充井盖与井盖座之间的间隙,但弹性材料容易在高频的冲击下疲劳失效,导致噪音控制不能长久。实际上,在一个普通球墨铸铁的井盖刚出厂安装,其配合间隙较小,噪音并不是很大,但因为长期受到重载车辆的冲击,井盖疲劳,产生塑性变形,致使井盖与井盖座之间的间隙变大,噪音问题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井盖的偷盗行为十分猖獗,且井盖一旦失窃而未及时发现,会给来往的车辆及行人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威胁,亟需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此外,井盖如果在层层监管之下仍然被盗,为尽量最大努力地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需要一种提醒和警示作为最后的防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将井盖上表面设置成平面,而井盖的下表面设置为球面型并增加加强筋来承受车辆带来的载荷,使井盖的受力状况大大改善,类似于拱桥的受力情况,可以有效较小井盖的塑性变形,降低噪音;在井盖与井盖座之间设有铁链,使井盖不易被盗;即使在井盖被盗后,能给出警示和提醒。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井盖座,所述井盖的一面设置成凹球面状并在凹球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井盖座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井盖座上设有与井盖配合的凸台,所述井盖座的外表面沿井盖座的周向设有翼板,所述井盖与井盖座通过铁链连接,且在井盖座内壁上涂有反光油漆。
进一步地,所述井盖为球墨铸铁,所述加强筋采用低碳钢。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与井盖座内壁形成的卡槽与所述井盖边缘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将井盖的下表面设置成凹球面状,并且在凹球面上设有低碳钢制成的加强筋,在重载车辆经过的时候,井盖受到载荷,其应力分布类似于拱桥,使得整个井盖的挠性变形减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其优点便体现出来:井盖的抗弯强度较大,在每次车辆经过时的挠性变形较小,使得井盖不易疲劳,避免在较短使用中期内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也会因为设置在井盖座内壁的凸台形状与井盖下边缘吻合而有所补偿,从而保证井盖与井盖座之间的配合间隙保持紧密,在车辆的冲击下,噪音得以控制,井盖寿命得以延长。
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盖还具备防盗功能,在井盖与井盖座之间设有铁链,铁链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不法分子偷盗行为,要偷盗井盖必须先破坏铁链,延长作案时间,为及时制止不法分子提供了时间。在如此层层防护之下,井盖仍然有可能被猖獗的不法分子偷盗,此时我们设置的反光油漆便会发挥作用,尤其对于在夜间行驶的车辆尤为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警示功能的低噪音防盗窨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井盖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