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276.3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吕绪亮;李希卫;于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600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浆模具。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在浇筑内墙板时,由于内墙板的侧面有较多外漏筋,因此需要在边模板上开许多豁口,普通边模都是在模具面板掏空将外漏筋从空洞伸出,影响钢筋绑扎组装速度,后期空洞封堵方法繁琐且封堵效果不佳,在振捣平台振捣过程中跑浆漏浆现象严重,给后期脱模和模台模具清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脱模的防漏浆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漏浆模具,包括长方体状模具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由上封板、前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焊接而成,模具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由左右两块竖直的侧面板、竖直后面板和底面板包裹而成,该梯形凹槽顶面和前面敞口,所述底面板和两个侧面板呈梯形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浆模具,所述梯形凹槽左右两个侧面板从与后面板连接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并延伸至前面敞口处;所述梯形凹槽底面板与后面板的连接边高于底面板与前面板的连接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从模具本体的出筋处设计梯形槽口将模具外伸筋、上封板和面板所开的空洞通过梯形斜面进行包裹,从而杜绝了振捣出现跑浆漏浆的问题,上封板开空设计方便了钢筋笼外部绑扎的吊装并可以将钢筋笼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模具钢筋组装的工作效率。梯形槽口的两侧、底面三面都为梯形斜面设计脱模非常方便快捷,克服了传统模具的所有弊端,大大提高了车间工厂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封板,2前面板,3第三面板,4第四面板,5梯形凹槽,6侧面板,7底面板,8后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包括长方体状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上封板1、前面板2、第三面板3和第四面板4焊接而成,模具本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梯形凹槽5;梯形凹槽5由左右两块竖直的侧面板6、竖直后面板8和底面板7包裹而成,该梯形凹槽5顶面和前面敞口,底面板7和两个侧面板6呈梯形斜面;梯形凹槽5左右两个侧面板6从与后面板8连接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并延伸至前面敞口处;梯形凹槽5底面7与后面板8的连接边高于底面板7与前面板2的连接边。
梯形凹槽5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墙板外漏筋的数量和间隔长度确定,本实施例的模具从模具本体出筋处设计梯形凹槽5将墙板外漏筋、上封板1和前面板2所开的空洞通过梯形斜面进行包裹,外漏筋安装方便,振捣不会出现跑浆漏浆的问题,上封板1开空设计方便了钢筋笼外部绑扎的吊装并可以将钢筋笼精确定位,提高了模具钢筋组装的工作效率,梯形凹槽5的底面板7和两个侧面板6都是梯形斜面设计,脱模非常方便快捷,大大提供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