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刀具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660.3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章;占菊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刀具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床刀具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床工具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用于钻孔、铰孔或铣削用的刀具,它们与刀具夹头之间的联结都是刚性的联结,刀具火头又与机床的主轴刚性联接。这种联结方法的存在主要缺点是:刀具在切削工件时,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机床振动,主轴的回转精度较低产生的跳动,切削中经常有零件其两端需要车削,或在同一端面以及阶梯端面上也要进行多次同心圆的车削,这样就必须要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另外遇到工件中的局部硬点都会有可能造成刀具的折断,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一定的麻烦,影响生产任务的正常完成,并有可能因此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这些刚性联结的刀具,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使工件的切削表面产生一定的刀痕,从而降低了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因机床振动导致主轴回转精度降低、刀具易折断,且还会对工件的切削表面质量造成影响的车床用刀具用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床刀具用夹具,包括夹具和设置在刀具尾端的连接部一,该夹具包括主轴,主轴内部设置有中心腔供刀具尾端穿过,中心腔内设置有橡胶衬套,中心腔的尾端设置有连接部二,连接部一为向外呈发散状的一圈凸台,连接部二包括设置在中心腔尾端向内开设的一圈凹槽,凸台配合设置在凹槽内;在所述主轴头端的上方还设置有压块,压块与主轴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在主轴主体上方设置有圆头销,圆头销的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橡胶衬套,与圆头销对称的另一侧的主轴主体下方设置有六角螺栓。
在所述刀具尾端还设置有一连接块,连接部二对应该连接块的位置设置有盲孔,连接块设置在盲孔内,盲孔的轴心与工件定位夹具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在所述主轴主体头端的下方也设置有压块,该压块也是通过螺栓与主轴铰接在一起,主轴主体下方也设置有圆头销和六角螺栓,主轴主体下方的圆头销和六角螺栓与主轴主体上方的圆头销和六角螺栓相互错位设置,在主轴主体上方的压块上、对应主轴主体上方的六角螺栓的位置设置有通孔。
所述压块头部下端外侧和内侧设为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床刀具用夹具,通过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刀具稳固的固定在夹具内,防止其在夹具中心腔进行轴向位移,再通过六角螺栓和压块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对刀具进行固定,既可以防止其在中心腔径向上位移,且在机床颤抖的情况下,能也确保刀具在夹具中不会出现偏差,从而确保加工工件的精准度。
2、使用本新型夹具可防止工件加工时表面出现刀痕,确保工件表面的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1刀具尾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车床刀具用夹具,包括夹具1和设置在刀具尾端2的连接部一20,该夹具1包括主轴3,主轴3内部设置有中心腔30供刀具尾端2穿过,中心腔30内设置有橡胶衬套31,中心腔30的尾端设置有连接部二33,连接部一20为向外呈发散状的一圈凸台,连接部二33包括设置在中心腔30尾端向内开设的一圈凹槽,凸台20配合设置在凹槽33内,在所述主轴3头端的上方还设置有压块4,压块4与主轴3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在主轴3主体上方设置有圆头销5,圆头销5的一端与压块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橡胶衬套31,与圆头销5对称的另一侧的主轴主体下方设置有六角螺栓6;通过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刀具稳固的固定在夹具内,防止其在夹具中心腔进行轴向位移,再通过六角螺栓和压块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对刀具进行固定,既可以防止其在中心腔径向上位移,实现在机床颤抖的情况下,能也确保刀具在夹具中不会出现偏差,既可以确保加工工件的精准度,而且不会使工件的加工表面出现刀痕,确保加工表面的质量,克服了传统技术出现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神悦铸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轮胎充气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氟化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