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991.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基;杨浩;徐敬仙;邱祥峰;姚术林;乔志勇;陈云;涂汉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5/00 | 分类号: | A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 救援 安全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并且为了美观,很多建筑物的表面覆盖了玻璃结构。当这种玻璃结构覆盖的高层建筑里面发生事故时,消防人员的救援工作难度会大大增加。当救援人员通过在楼顶架设滑轮,下降到某一高层时,由于流动的空气遇到高层建筑容易形成旋转风,会导致救援人员被风抛起,可能会撞击到建筑物外壁,严重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现在的擦玻璃工人也是利用类似的滑轮机构,逐步下降以完成高层建筑外的玻璃清洗工作,新闻中曾多次报道过玻璃清洁工遇大风后受伤的事例。
这种下降装置中,人员并未与建筑表面玻璃相连接,只是依靠绳索吊住身体,所以危险性极大,亟需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保障高层建筑玻璃墙壁外的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安全座椅,它简单实用,轻便舒适,消防人员在具有玻璃墙壁的高层建筑外进行救援工作时,可通过安全带,坐在安全座椅中,座椅可随时通过可调节的吸盘结构,与玻璃墙壁连接,避免消防人员被风吹起,保障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部分和折叠机构、扶手机构、吊绳机构和吸盘机构;底座(1)和靠背(2)构成座椅本体,所述折叠机构安装在底座(1)和靠背(2)之间,实现靠背俯仰角度的调整;所述吊绳机构安装在扶手机构上;所述吸盘机构安装在底座(1)底部,实现座椅与墙体的吸附,它包括小型电动抽气机(11)、风机开关(16)、长筒吸盘(17)、电池板(18)、吸盘调整齿(19)、吸盘调整按钮(20)、吸盘调整按钮弹簧(21)、平头螺钉(22)和吸盘销子(23);两个小型电动抽气机(11)分别装配于底座(1)两侧孔洞中,风机开关(16)安装于扶手上,与小型电动抽气机(11)电连接;两个长筒吸盘(17)分别安装于底座前端两侧的孔洞中,长筒吸盘(17)的外露端头部位为扣碗式吸盘;长筒吸盘(17)分为相互连接的两部分,内端固定在底座(1)内,外端和内端之间有一段伸缩塑料管,外端可相对移动;长筒吸盘(17)的外端底部设有倒T形筋条(34),卡扣在底座(1)的底部槽孔中,正向启动风机开关(16),小型电动抽气机(11)进行抽气动作,长筒吸盘(17)的外端可吸附于建筑物表面,反向启动风机开关(16),小型电动抽气机(11)进行喷气动作,长筒吸盘(17)的外端脱离建筑物表面;吸盘调整齿(19)通过平头螺钉(22)固定于底座(1)底部的螺纹孔中;吸盘调整按钮(20)和吸盘调整按钮弹簧(21)通过吸盘销子(23)装配于长筒吸盘(17)的外端底部;吸盘调整按钮(20)外端为按钮(35),内端为片状齿(36),恰好装配于吸盘调整齿(19)的齿隙内;在自然状态时,吸盘调整按钮弹簧(21)利用弹簧张开力,使得吸盘调整按钮(20)的内端片状齿牢固装配于吸盘调整齿(19)的齿隙内,此时长筒吸盘(17)和底座(1)无法相对移动;当需要调整长筒吸盘(17)和底座(1)的相对距离时,按动吸盘调整按钮(20)的外端,吸盘调整按钮(20)的内端片状齿将会从吸盘调整齿(19)的齿隙内弹出,此时用手按住吸盘调整按钮(20)的外端,同时向前或向后滑动长筒吸盘(17)的外端可以进行前后运动。
进一步讲,电池板(18)安装于底座1内部,电线始端接于电池板(18)上,另一端经过风机开关(16)后,连接到小型电动抽气机(11)的电机上。
进一步讲,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折叠中心轴(3)、顺时针、逆时针折叠弹簧(4,5)、齿轮推动器(6)、齿轮(7)、齿轮弹簧(8)、折叠扳手(9)、折叠扳手销子(10);
底座(1)和靠背(2)在座椅两侧各设有折叠中轴,枢接在折叠中心轴(3)上,折叠中轴端面设有环形凹槽(23),顺时针折叠弹簧(4)、逆时针折叠弹簧(5)分置于座椅两侧,套在折叠中心轴(3)上,并卡于底座(1)与靠背(2)的环形凹槽(2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大规模三相泡沫发泡装置
- 下一篇:安全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