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粒机用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1467.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粒机用压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粒机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制粒机用压辊。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号召,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五大类生物质(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及畜禽粪便等)由制粒机压辊碾压挤出环模成粒状;其中压辊在整个制粒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市场上多数的压辊难以满足实际生产处理的需要,如压辊与物料间摩擦系数小,影响料层的厚度;制粒效果差,产量低;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旋转中的压辊加润滑脂油,停机操作,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不停机加油,增加带料厚度,提高产量的制粒机用压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制粒机用压辊,包括压辊壳和压滚轴,在所述压辊壳与压滚轴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和卡簧,该连接处形成的间隙通过密封衬套和密封圈的配合密封;在所述压辊壳外侧与压滚轴连接点设置有螺母和止退垫;在所述压滚轴上形成油路,与所述压辊壳和压滚轴连接处导通,进油口形成于所述压滚轴侧壁;在所述压滚轴侧壁设置有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壳表面为蜂窝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压辊结构设计新颖,散热快,不易被烧坏;可满足在不停机状态下给旋转中的压辊加油,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表面蜂窝状设计有效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加了带料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料层的厚度;增加了切入角,有效的强化了制粒效果,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辊壳表面结构图。
图中标记:1、压辊壳;2、压滚轴;3、轴承;4、卡簧;5、密封圈;6、密封衬套;7、螺母;8、止退垫;9、油路;10、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制粒机用压辊,包括压辊壳1和压滚轴2,在所述压辊壳1与压滚轴2连接处设置有轴承3和卡簧4,该连接处形成的间隙通过密封衬套6和密封圈5的配合密封;在所述压辊壳1外侧与压滚轴2连接点设置有螺母7和止退垫8;在所述压滚轴2上形成油路9,与所述压辊壳1和压滚轴2连接处导通,进油口形成于所述压滚轴2侧壁;使用时与制粒机压辊加油旋转接头配合,实现旋转中的不停机加油;在所述压滚轴2侧壁设置有溢流口10,当压辊内润滑油脂加满则会从溢流口10流出。
如图2所示,所述压辊壳1表面为蜂窝状,区别于传统的齿状压辊,有效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加了带料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料层的厚度;增加了切入角,有效的强化了制粒效果,提高了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1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液体勾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