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3365.3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孝坤;王金泉;徐高峰;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资源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道路、广场、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硬化,彻底改变了地表原有的生态,加大了雨水径流,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城市生态系统紊乱,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加剧了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一旦长时间下雨,下水道如果不能及时、顺利地排掉雨水,就会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
为了缓解城市水环境问题,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在排水洪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CN104532938A(公布日2015年04月22日)公开了一种雨水蓄留系统,以社区为单元,包括建筑物屋顶上构建的露天绿化系统,建筑物周围设置的多个生态滤池与1-2个景观蓄水池,社区停车场、广场及社区道路旁设置的生态草沟系统。这一雨水蓄留系统的特点:通过在建筑物屋顶构建绿化系统,地面设置雨水收集罐、生态滤池、生态草沟系统等,使雨水的排泄方式以下渗、回补地下水为主。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雨水蓄留系统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但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其目的只是让雨水下渗、回补地下,解决的只是渗透的问题,不能同步实现雨水的净化和利用,例如冲洗车辆、绿化浇灌、冲洗厕所等清洁利用。
因此,对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存在进一步的改进需求,这不仅是城市管理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和出发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之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包括:截污过滤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池、过滤器、清水池;所述蓄水池由拼装式雨水储存模块组成,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汇水井和出水井;所述汇水井的底部和所述出水井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泵和雨水提升泵,所述汇水井的上部设置有汇水井出水口,所述出水井设置有出水井进水口;所述截污过滤装置与所述弃流过滤装置连接;所述弃流过滤装置与所述汇水井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入口处位于所述汇水井的上部;所述出水井、所述过滤器、所述清水池这三者依次连通,所述清水池中设置有清水供水泵。
优选的,所述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还包括净水药剂加入装置,所述净水药剂加入装置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更优选的,所述净水药剂加入装置通过管道混合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水供水泵的出口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更优选的,所述清水供水泵与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稳压罐。
优选的,还包括渗透井和渗透模块,所述渗透井之间通过渗透管连接,所述渗透井的末端通过渗透管与所述出水井连通,所述渗透模块也通过渗透管与所述出水井连通,所述渗透井和所述渗透管均设置有下渗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渗透井之间的渗透管从入水口端到出水口端,逐渐升高呈现倾斜姿势。所述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模块的四周从内向外依次由碎石层、土工布渗透层、粗砂垫层组成。更优选的,所述粗砂垫层的外侧上方还设置有回填土层。
优选的,所述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还包括入口传感器、出口传感器,控制器、云服务器、控制终端装置、信息接收终端装置,所述入口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截污过滤装置的入口处,所述出口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清水供水泵的出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终端装置和所述信息接收终端装置均与所述云服务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蓄水池实现了雨水的蓄存,减少雨水地表流量和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而且通过独创的截污过滤、弃流过滤、汇水井汇水沉淀、过滤等步骤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清洁水储存于清水池中方便后期清洁利用,实现了雨水的“蓄、净、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再结合雨水渗透系统后,更是实现了雨水的“渗、滞、蓄、净、用等方面的效果,有利于雨水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另外,上述系统和传感器、控制器、云服务器、控制终端装置、信息接收终端装置结合后形成的智慧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不仅方便管理方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信息,有利于对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和控制,而且也有利于政府和公众及时获得有关雨水的信息,方便决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彪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3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长悬臂连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下水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