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管廊氧气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5236.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艾聪;蒋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创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氧气 检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氧气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氧气的分析测定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生物学、医学、汽车制造、化工、能源、军事等诸多领域。氧气传感器是所有气体传感器中研究最多、技术最为成熟一类传感器,其年产量已占全部气体传感器的40%以上,位居首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空调的概念已逐步得到推广,同时对房间空气进行监测并自动换气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为此某些空调厂家已提出了氧吧空调的概念,催生了氧传感器在此领域的大量需求。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也有少数管廊位于地下。一般都呈“开”型。大型装置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它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的或不可通行的等。
在管廊中需要多管道周围氧气浓度进行检测,这就需要氧气传感器,现有的氧气传感器精度低,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因空气中的粉尘而发生堵塞影响后续的精确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氧气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综合管廊氧气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室,所述检测室一侧上设有进气室,所述进气室与检测室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所述检测室内部分别设有外电极、内电极,所述外电极、内电极两端分别设有外电极引出线、内电极引出线,所述外电极、内电极填充有反应剂,所述检测室内部且位于外电极两侧设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网的过滤精度低于第二滤网的过滤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电极、内电极分别与外电极引出线、内电极引出线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剂为二氧化锆。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外电极、内电极与加热板,这样将被检测气体从进气室进入,经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能够对气体中的杂质以及粉尘进行过滤,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在外电极、内电极、反应剂与加热板的作用下实现对气体中的氧气进行反应,测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差,精确的检测出氧气的浓度,精度好,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室;2.进气室;3.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外电极;6.内电极;7.外电极引出线;8.内电极引出线;9.反应剂;10.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综合管廊氧气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室1,所述检测室1一侧上设有进气室2,所述进气室2与检测室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其中所述第一滤网3的过滤精度低于第二滤网4的过滤精度,这样可以过滤气体中的粉尘,避免影响检测精度。所述检测室1内部分别设有外电极5、内电极6,所述外电极5、内电极6两端分别设有外电极引出线7、内电极引出线8,其中所述外电极5、内电极6分别与外电极引出线7、内电极引出线8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外电极5、内电极6填充有反应剂9,其中所述反应剂9为二氧化锆。所述检测室1内部且位于外电极5两侧设有加热板10。这样将被检测气体从进气室2进入,经过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能够对气体中的杂质以及粉尘进行过滤,避免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在外电极5、内电极6、反应剂9与加热板10的作用下实现对气体中的氧气进行反应,测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差,精确的检测出氧气的浓度,精度好,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创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创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5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绝缘清漆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绝缘清漆组合物的绝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