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5860.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蒋召辉;席伟;贾利;李玲;徐巨峰;晁玉红;顾朝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F23C10/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业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加热 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热循环利用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目前普遍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这种锅炉节能环保,但是,其排出的渣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不进行利用这部分热能就会白白的浪费掉,而许多生产单位由于煤棚防雨不好或者其它原因往往入炉的煤中水分比较大,不仅会堵塞输煤通道而且湿度较大的煤进入炉膛内还要吸收许多热量,对于因为煤湿而导致的输煤系统堵塞许多厂家分别采取安装振动棒、改造输煤方式等办法解决,但是效果都不是太理想,而且湿煤进入炉膛吸收热量的问题也无法解决。因此,怎么能够利用最低的成本把进入炉膛内的燃料煤加热烘干,是许多厂家正在努力寻求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所残余的热量加热燃料煤,来避免因为煤湿度大而棚煤现象又减少了煤在炉膛内吸收热量,以达到节约燃煤,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包括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渣仓、鼓风机和燃料煤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有排渣口并连接有通向所述渣仓的排渣管,所述的渣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渣仓底部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并连接有通向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管,渣仓上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并连接有通向所述燃料煤加热箱的出风管,所述燃料煤加热箱上设有排风口并连接有排风管。
所述的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管中安装有排渣阀。
所述的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仓的底部设有放渣口并连接有放渣管,所述的放渣管中安装有放渣阀。
本实用新型利用从流化床锅炉排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热渣将鼓风机吹上的风加热,加热后的风进入燃料煤加热箱与燃料煤发生热交换从而加热燃料煤,加热后的燃料煤含水量下降,温度升高,既避免了因为煤湿度大而棚煤现象又减少了煤在炉膛内吸收热量,达到了节约燃煤,提高锅炉热效率的良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工业领域,充分利用了锅炉排出废废渣中残存的热量,既避免了因为煤湿度大而棚煤现象又减少了煤在炉膛内吸收热量,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同时也节约了燃煤,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利用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加热燃料煤的装置,包括有循环流化床锅炉1、渣仓2、鼓风机3和燃料煤加热箱4,循环流化床锅炉1设有排渣口并连接有通向渣仓2的排渣管5,渣仓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渣仓2底部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并连接有通向鼓风机3的进风管6,渣仓2上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并连接有通向燃料煤加热箱4的出风管7,燃料煤加热箱4上设有排风口并连接有排风管8。
本实用新型中,排渣管5中安装有排渣阀9。
渣仓2的底部设有放渣口并连接有放渣管10,放渣管10中安装有放渣阀11。
将燃料煤输送到燃料煤加热箱4内,在循环流化床锅炉1运行正常时,关闭放渣阀11,打开排渣阀9,待渣仓2填满热渣后,关闭排渣阀9,开启鼓风机3,鼓风机3鼓出的风吹到热渣上,从而把风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该热风被送入燃料煤加热箱4,与其内的燃料煤接触,起到加热燃料煤,蒸发煤中水分的作用,水蒸气和多余的风则经排风管8排出,待到将燃料煤中的水分基本带走后,即可将燃料煤送入炉膛内进行燃烧。
放渣时,关闭鼓风机3,开启放渣阀11,将渣仓2的渣全部放掉后,关闭放渣阀11,开启排渣阀9,待渣仓2填满热渣后,关闭排渣阀9,开启鼓风机3,即完成一轮全部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热渣,通过鼓风机鼓出的风把热渣中的热量带走,并与燃料煤进行接触,从而达到加热烘干燃料煤的效果,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热源成本的投入,而且热源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58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
- 下一篇:燃烧器冷却装置及燃烧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