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2M接头焊接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131.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徐晓寅;苑超;唐杰;李洋;何新;亓建新;冯希军;刘志永;王学云;任维庆;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8;B23K37/04;H01R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接头 焊接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尤其是一种同轴电缆2M接头焊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生产经营对通信网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轴电缆在电力通信中主要用于光传输设备与PCM设备间的2M数字信号传输,承载调度数据网、远动、调度/行政电话等重要业务。同轴电缆2M接头焊接工艺直接关系到信号传输质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87951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通讯同轴电缆接头焊接装置,可以提高焊接效率。但是,这种焊接装置仅仅是对电缆和插头进行了固定,在本质上还是完全手工焊接,焊接质量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2M接头焊接操作平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了焊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了焊接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电缆2M接头焊接操作平台,包括桌面,桌面的一侧设置有理线器,桌面上通过电源插座连接有焊接烙铁,所述桌面上同轴设置有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喉箍,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之间通过锁扣选择性连接,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之间设置有焊接机构,焊接机构包括固定在桌面上的弧形底板,弧形底板的两侧设置有侧板,任意一个侧板上通过第一架体连接有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顶部还同定有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对称设置,第一架体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焊接烙铁的第一通孔,第二架体上设置有用于插接焊锡丝的第二通孔,金属弹片的底部设置有弧形凸缘和弧形凹槽,弧形凸缘位于第一架体一侧,弧形凹槽位于第二架体一侧,另一个侧板上固定有弧形顶板。
作为优选,所述2M接头固定夹的底部通过弹簧体设置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桌面上设置有万向节,焊接烙铁铰接在万向节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完全手动操作焊接烙铁对电缆和接头进行焊接的方式,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烙铁和焊接位置的定位,相比起手工焊接,焊接位置精确、焊锡涂覆量均匀。首先,将同轴电缆和2M接头分别插入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并用喉箍固定,然后使用锁扣将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焊接烙铁和焊锡丝分别插入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将焊接烙铁向下按压到底,焊接烙铁挤压弧形凸缘,使得弧形凹槽与焊接位置接触,焊锡丝的底部也位于这一焊接位置,通过金属弹片的导热作用,焊接烙铁的热量施加在焊接位置,将焊锡丝熔化,对焊接位置进行焊接。与此同时,转动电缆固定夹和2M接头固定夹,使得焊锡均匀涂覆在焊接位置上,弧形顶板和弧形底板分两次对焊锡进行均化,从而保证焊锡均匀地涂覆在焊接位置上,从而得到良好的焊接均匀度,提高焊接质量。在2M接头插入2M接头固定夹后,其顶部挤压橡胶层,实现弹性缓冲,可以提高同轴电缆与2M接头挤压接触的稳定性。通过万向节的调整,可以使得焊接烙铁保持在焊接所需位置,不需要人力一直握持,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桌面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缆固定夹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2M接头固定夹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焊接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1、桌面;2、理线器;3、电源插座;4、焊接烙铁;5、电缆固定夹;6、2M接头固定夹;7、喉箍;8、焊接机构;9、弧形底板;10、侧板;11、第一架体;12、金属弹片;13、第二架体;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弧形凸缘;17、弧形凹槽;18、弧形顶板;19、滑槽;20、锁扣;21、弹簧体;22、橡胶层;23、万向节;24、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锡机温度自动校准机构
- 下一篇:自动装夹电极的放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