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踏板以及舷梯踏板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529.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强;胡泊;李成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富力威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24 | 分类号: | B64C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兴洲;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踏板 以及 舷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或直升机舷梯门辅助机械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折叠踏板,还涉及一种舷梯踏板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舷梯门系统既是飞机或直升机的舱门,又可用于在不使用地面设备或梯子的情况下上、下乘员及机组,供乘员进出机舱,对使用者来说既便利且独立。在各种气候和停机情况下,舷梯门系统可安全收放,便于乘员及机组登机或离机,具有便于操作,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简洁精巧,节约空间等特点。
现有的舷梯门踏板为整体式结构,踏板无法折叠。舷梯门关闭后,凸起的踏板占用较多舱内空间,对舱内人员易造成危险;同时,由于踏板裸露在舱内,影响舱内的美观性,整体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踏板以及舷梯踏板折叠机构。折叠踏板可以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小;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可以使各级踏板联动展开和折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折叠踏板,包括一个由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共同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铰接在舷梯门上,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另一端与第三支撑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支撑件另一端铰接在舷梯门上。
一种应用到上述折叠踏板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包括踏板连动杆以及若干级折叠踏板,所述若干级折叠踏板设置在舷梯门上,所述踏板连动杆统一与各级折叠踏板的同一位置铰接,但是第一支撑件与舷梯门的铰接处以及第三支撑件与舷梯门的铰接处除外,踏板连动杆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舷梯门共同组成平面连杆机构。
对上述舷梯踏板折叠机构中踏板连动杆与各级折叠踏板的连接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种情况,每级折叠踏板的第三支撑件与舷梯门的铰接后还有一段延伸段,所述踏板连动杆铰接在该延伸段上。
第二种情况,每级折叠踏板的第一支撑件与舷梯门的铰接后还有一段延伸段,所述踏板连动杆铰接在该延伸段上。
第三种情况,所述踏板连动杆在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其中一根支撑件铰接时,其铰接点位于该支撑件与其余支撑件的两铰接处之间。
第四种情况,所述踏板连动杆铰接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铰接处或铰接在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之间的铰接处。
所述踏板连动杆对应每一级折叠踏板铰接一根支撑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传动杆件带动各级折叠踏板联动折叠和展开,从而有利于增大舱内的可利用空间,增加舱内环境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踏板和踏板折叠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级折叠踏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级折叠踏板机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展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折叠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实施例3的机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实施例4的机构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实施例5的机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第三支撑件,4-舷梯门,5-踏板连动杆;
A-连杆一,B-连杆二,C-连杆三,D-固定杆,E-连杆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折叠踏板,包括一个由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第三支撑件3、舷梯门4共同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支撑件1一端铰接在舷梯门4上,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件2另一端与第三支撑件3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支撑件3另一端铰接在舷梯门4上。本实施例的机构原理如图2所示。图3中的A、B、C、D分别对应图2中的1、2、3、4。
实施例2;
一种应用到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踏板的舷梯踏板折叠机构,包括舷梯门4、踏板连动杆5以及若干级折叠踏板,所述若干级折叠踏板设置在舷梯门4上,所述若干级折叠踏板同时铰接在踏板连动杆5上。
图4为本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富力威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富力威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