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电机动力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7069.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豫湘;胡泰平;吴涛;刘文连;钱庆泽;施丽芳;刘兰花;朱辉;熊南杰;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动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电机动力头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技术应用领域主要针对建设工程中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传统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所使用的桩机,采用单、双电机动力头或液压马达动力头,采用单一的回转钻进成孔或振冲成孔。其缺点为:采用单一的回转钻进成孔或振冲成孔,在大直径岩石的钻孔钻进施工中,工作效率低,产生大量的泥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为克服现有传统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缺点,提供本实用新型。经文献检索,未见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振动冲击回转钻进,提高大直径岩石钻孔钻进施工效率的四电机动力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四电机动力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3)、第四电机(4);第一减速器(13)、第二减速器(14)、第三减速器(5)、第四减速器(6);齿轮箱(7),安装于齿轮箱(7)相应空间位置中的小齿轮副(8)、大齿轮副(12)、小空心轴(10)、及大空心轴(11);上接头(15);下接头(9);其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电机(1)、第三电机(3)分别与第一减速器(13)、第三减速器(5)连接,将动力传递给齿轮箱(7)中的小齿轮副(8),小齿轮副(8)连接并驱动小空心轴(10),小空心轴(10)通过上接头(15)与传统的空压机相连,将压缩空气导入孔底,为专用钻具提供冲击动力;第二电机(2)、第四电机(4)分别与第二减速器(14)、第四减速器(6)连接,将动力传递给齿轮箱(7)中的大齿轮副(12),大齿轮副(12)连接并驱动大空心轴(11),大空心轴(11)通过下接头(9)与传统的钻杆相连,将回转动力传递给钻杆并实现冲击回转钻进。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零部件均按技术指标要求从市场购买成品,或从市场采购相应的材料按常规方法制备。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大直径岩石钻孔钻进施工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配上桩机、空压机、双层钻杆及钻头,能够实现振动冲击回转复合钻进,提高大直径岩石钻孔钻进施工效率,既环保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四电机动力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3、第四电机4;第一减速器13、第二减速器14、第三减速器5、第四减速器6;齿轮箱7,安装于齿轮箱7的相应空间位置中的小齿轮副8、大齿轮副12、小空心轴10、及大空心轴11;上接头15;下接头9;其连接关系如下:
第一电机1、第三电机3分别与第一减速器13、第三减速器5连接,将动力传递给齿轮箱7中的小齿轮副8,小齿轮副8连接并驱动小空心轴10,小空心轴10通过上接头15与传统的空压机相连,将压缩空气导入孔底,为专用钻具提供冲击动力;第二电机2、第四电机4分别与第二减速器14、第四减速器6连接,将动力传递给齿轮箱7中的大齿轮副12,大齿轮副12连接并驱动大空心轴11,大空心轴11通过下接头9与传统的钻杆相连,将回转动力传递给钻杆并实现冲击回转钻进。
本实施例装置的零部件均按技术指标要求从市场购买成品,或从市场采购相应的材料按常规方法制备。
工作时,将本实施例装置配上传统的桩机、空压机、双层钻杆及钻头,即能实现振动冲击回转钻进。
经实际使用表明:本装置安全可靠,完全达到设计目的和施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7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