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划线标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7798.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叩殿强;雷少华;单连崧;黄运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0 | 分类号: | B25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划线 标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划线标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生产建设的发展,各种工具被应用于生产建设的各工序环节,其中对于棒料、管料等条状物料的按需切割下料,需要进行长度距离标定。
近年来,对于条状物料长度标定的便捷性、效率和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标定的便捷性、效率和准确性成为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在对条状物料进行按长度需求切割下料前,可以通过测量尺进行距离测定,应用记号笔作出记号标识,而这种操作所标示的记号仅为局部的点或短线,这将造成切割下料时,初始切割位置点可以按标识点进行,而之后的切割轨迹便无标识进行指示,这造成切割轨迹无参照,切口平整度低;如需在条状物的周圈皆进行标定,则需要应用测量尺在条状物的周圈进行多次测量,标定出多个标识,这显示使得标定操作的便捷性低。
另一种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测量尺测量到标定位置点后,通过下料齐口纸以标定点为位置基准,沿条状料的周圈进行缠绕,由此使得条状物料的周圈皆由下料齐口纸进行切割位置的标识。而对于缠绕粘贴的下料齐口纸,由于沿条状物料周圈的缠绕过程易由于操作偏差造成缠绕位置准确度低,同时,由于条状物料的移动,外部干涉,以及风力干扰等因素,易造成缠绕在条状物料上的下料齐口纸的位置错动,这将导致标定的准确性降低。
由以上现有技术可知,对于条状物料的划线标定的便捷性低、操作效率低以及位置准确性差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划线标定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标定的便捷性、效率和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划线标定器,包括操作杆和沿轴向设有通槽的套管,所述套管的轴向管孔能够嵌入条状物料,在所述通槽的两侧径向外部分别设有操作杆,所述套管能够通过所述操作杆扩张或收缩,以夹持所述条状物料。
可选地,所述套管的前侧端口与所述套管的轴向垂直,且平齐光滑。
可选地,在所述通槽的一边侧设有凸台,另一边侧设有凹槽,在所述套管收缩的状态下,所述凸台嵌于所述凹槽。
可选地,所述套管的长度与所述条状物料的待切割长度一致。
可选地,还包括标尺,所述标尺沿轴向安装于所述套管,且所述标尺的刻度基准与位于所述套管的前侧的端口平齐。
可选地,所述标尺为能够伸缩的标尺。
在一个关于划线标定器的实施方式中,划线标定器包括操作杆和套管,套管的沿轴向设有通槽,及套管的周圈轮廓非360度闭合的,且套管的轴向管孔能够嵌入条状物料,操作杆分别设置在通槽两侧的径向外部,即在套管的侧壁上,通槽的两边侧分别设有操作杆,由此,通过扳动操作杆,在通槽两侧的操作杆被扳动靠近时,通槽变窄,套管的轴向管孔的区域减小;相反,在两侧操作杆被扳动相互远离时,通槽变宽,套管的轴向管孔的区域增加,由此,套管通过操作杆实现了扩张和收缩。在划线标定器的轴向管孔内嵌入了条状物料的结构下,在扳动操作杆,套管扩张的状态下,划线标定器的轴向管孔内壁与条状物料具有间隙,划线标定器能够沿轴向移动,从条状物料的一段移动到另一段;在套管收缩的状态下,套管与条状物料之间被夹紧,相互间无法移动,此时便能够以套管的轴向端侧作为划线参照进行划线,虽然套管的横断面为非闭合轮廓,但由于通过套管在收缩状态下能够夹持条状物料,因此通槽所占的弧度必然小于180度,如此才能实现夹持,因此,供划线的端部套管壁的弧度大于180度,能够实现对划线的引导和参照功能。
由以上论述,本划线标定器在夹持条状物料的状态下,便能够供划线参照的轮廓大于180度,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测量尺作为参照进行一个点的标记划定,本划线标定器避免了沿条状物料进行进行多次翻滚的测量标记,提高了标记划线的便捷性和操作效率;与此同时,在夹持条状物料的状态下,套管与条状物料实现了紧固的结构状态,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下料齐口纸的缠绕易造成位置错动的状态,提高了划线标定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7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件
- 下一篇:终端的背光调整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