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它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7871.X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6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延;刘玉章;钟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9/26;F28D1/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换热器 流管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具有所 述集流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采用圆形或近圆形(D形)集流管的多通道换热器,集流管上开设有与扁管 配合的扁管槽,扁管通过扁管槽与集流管钎焊连接,通常集流管外表面带有用于钎焊的复 合层,且为保证焊接质量,通常在扁管与集流管连接处添加辅助钎焊材料,比如助焊剂和 焊膏等。
在焊接过程中,换热器整体水平放置在钎焊炉内,熔化的复合层在毛细作用下填充扁 管和集流管的焊缝,但由于重力作用,部分熔化的复合层材料以及辅助钎焊材料会堆积在 集流管下部的一侧,焊接完成后过度聚集的复合层和辅助焊接材料在换热器表面局部形成 不规则的堆积,不仅影响集流管表面的平整度,而且影响扁管与集流管的焊接质量,造成 焊缝不饱满,从而影响换热器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 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该集流管能够减小复合层及辅助焊接材料在高温 下流动对焊接性能的影响、减少复合层及辅助焊接材料的堆积,从而提高换热器的质量和 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集流管的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贯通所述 管壁的扁管槽,所述管体的外周面分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 述扁管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管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在高温焊接时,能够有效截留或引流一部分 焊料,从而有效改善集流管与扁管的焊接质量,并减少焊料在集流管上形成不规则的堆积, 使得集流管的外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换热器的安装装配,从而提高换热器质量和性能, 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的交接处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3%-20%,所述凹 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深度的0.2-10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的长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矩形、多段圆弧形或楔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5%-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 的深度的0.5-10倍。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锯齿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3%-1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 的深度的0.2-3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为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管体的轴 向偏移的螺旋形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管壁的厚度的5%-15%,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凹槽的 深度的0.5-5倍。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多个且沿所述管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间距为所述扁管槽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的 间距的0.5-2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所述集流管为上述用于 换热器的集流管;所述扁管配合在所述集流管的扁管槽内;所述翅片设在相邻的扁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设有上述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有利于换热器的安装 装配,从而提高换热器质量和性能,同时也提高了换热器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7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导电层的聚氯乙烯塑料地板
- 下一篇:具有区别功能的一次性纸杯混合包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