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添加新鲜培养液于培养袋和细胞混悬液装入回输袋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0199.X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强;张俊萍;李芳;韩亚萍;贾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3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 新鲜 培养液 培养 细胞 混悬液 装入 回输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和医疗耗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向细胞培养袋中添加新鲜培养液时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及细胞回输前将细胞混悬液装入细胞回输袋过程中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回输袋的支架。
背景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场革新。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属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是采集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或使用单采机直接采集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洁净实验室,经过体外细胞因子的刺激,培养一段时间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细胞得到了活化和扩增,其数量增多几百倍和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将这种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用于杀灭体内的癌细胞,主要通过打破免疫耐受并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而发挥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治疗项目有: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DC)疗法、DC+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疗法、γδ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等。
上述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新鲜培养液用于供给细胞所需营养,第天将细胞转移至细胞培养袋培养,第5天左右和第10天左右向细胞培养袋中加入新鲜培养液,两次加液量大约为800~1000ml。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50ml注射器活塞去掉,注射器针筒乳头连接于细胞培养袋的进液管上,利用50ml注射器漏斗和引流作用,将新鲜培养液添加到细胞培养袋中,细胞混悬液装入细胞回输袋的过程中有着同样的操作步骤,操作者一只手固定50ml注射器,一只手将新鲜培养液加入50ml注射器中,因此同一时间只能操作一份样本,而且固定注射器的手必须固定不动,长时间一个姿势容易疲劳。患者回输的细胞需要将培养的细胞从细胞培养袋中取出,经过离心和洗涤,将带针头的50ml注射器插入回输袋进液管的橡胶塞,细胞混悬液顺着50ml注射器流入回输袋。将细胞混悬液装入回输袋的过程中,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同时操作,一名操作人员一只手固定50ml注射器,一只手将细胞混悬液加入50ml注射器,另一名操作人员固定回输袋,防止回输袋从50ml注射器的针头上脱落。
目前的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点:①操作人员的手用于固定50ml注射器,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容易疲劳,增加了交叉污染的几率;②工作效率低,由于同时只能操作一份样本,不适合大批量过继细胞治疗产品的制备;③细胞回输装袋需要两名操作者,如果操作过程中配合不好,可能会造成细胞污染;④细胞培养袋与注射器之间的连接没有螺纹装置,添加新鲜培养液的过程中培养袋进液管很容易从注射器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避免细胞交叉污染的支架,该支架既能用于细胞培养过程中向细胞培养袋添加新鲜培养液时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又能用于细胞回输前向回输袋中加入细胞混悬液过程中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回输袋。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添加新鲜培养液于培养袋时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及细胞混悬液装入回输袋过程中固定50ml注射器和细胞回输袋的支架,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固定连接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的正面分层水平设置有上支撑板、中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有若干形状相同的注射器卡槽,所述中支撑板设有若干形状相同的注射器卡槽,所述下支撑板设有回输袋进液管卡槽和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卡槽;位于同一列的注射器卡槽、回输袋进液管卡槽或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卡槽位置一一对应。
使用时,上、中两层支撑板卡槽用于固定50ml注射器针筒,下支撑板卡槽用于固定细胞培养袋的进液管和回输袋的进液管,如图4、5所示,此结构设计可防止细胞培养袋进液管和回输袋的进液管从50ml注射器针筒乳头脱落,降低了污染的机率。
优选的,斜面板的背面水平设置有后侧板。后侧板用于放置细胞培养袋的无菌盖,每个盖子放置于对应袋子的后方,此结构设计可防止在进行两份样本操作时无菌盖乱放而引起的交叉污染。
优选的,斜面板与底座板的夹角为50°~60°,此结构设计既能维持整个支架的稳定,又便于操作者操作,同时能减小50ml注射器针筒口的垂直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污染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医院,未经山西大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0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可重复使用的吊塔底层防攀爬装置
- 下一篇:生化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