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旋流结构的电絮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1575.7 | 申请日: | 201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梅东兴;鲁正;杨越;崔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忠祥 |
地址: | 224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含有乳化油的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的电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乳化液主要由油类、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水包油型含油污水,由于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当它加入水中使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达到最低值而使油分散在水中;因此乳化液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油和水组成的稳定而均匀的胶体物质,乳化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表面活性剂产生电离,使油珠液滴带有电荷,形成水化离子膜,而水中的反离子又吸附在其外表周围,形成双电层,这样油珠外面包围着一层弹性、坚固、带有同性电荷的水化离子膜,阻止油珠液滴互相碰撞时的结合,使油珠高度分散于水中而不能相互粘聚,油珠长期稳定地在水中构成白色乳化液。
含油污水及含油乳化液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和水体均有严重的影响。首先油珠高度分散于水中,更易被动植物、水生物等吸收,不仅危害各种生物,更能通过生物离集作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含油乳化液渗入土壤空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气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土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含油乳化液进入水中体后将在水面产生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使水体丧失自净能力,水环境恶化,水生物处于严重缺氧而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因此含油污水尤其是含油乳化液的治理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油污水分离处理方法主要有重力分离法、溶气浮选法、电解法以及膜处理法等途径。电解法是将正负相间的多组电极安插于废水中,当通过直流电时,会产生电解、颗粒的极化、氧化还原以及电解产物和废水间的相互作用,凝聚水中杂质颗粒,从而形成絮粒;同时絮粒与阴极上产生的微气泡粘附,得以实现气浮分离,但目前的电解法极易发生电极钝化使电解效果逐渐丧失;尤其是电离液不能与污水水体充分混合,从而使絮凝沉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旋流结构的电絮凝器,它不仅能有效防止污垢在电极上积聚所形成的电极钝化,而且能对絮凝油污水产生较好的搅拌混和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旋流结构的电絮凝器,包括筒体,以及污水输入管和污水排出管,在筒体内还设置有絮凝电极,所述污水输入管沿筒体内壁倾斜地固定安装于筒体上,所述污水排出管穿过筒壁伸至筒体上端的筒体顶罩内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筒体中的污水输入管倾斜地设置于筒体上,该结构能引导经污水输入管进入筒体的污水沿筒壁螺旋地向上升,这种螺旋输入方式对电极表面污垢会产生极强的冲刷作用,有效防止污垢在电极上积聚所形成的电极钝化,使之保持持久电絮凝效果;这种螺旋输入的污水流还能大大延长电极对污水的作用时间和作用路径,以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路径对油污水中的油珠进行吸附聚集、压缩絮凝、达到油珠生长变大和分离沉淀,既减小装置体积,又大大增强了电絮凝的作用;这种螺旋输入结构也对油污水产生了强大的搅拌作用,使得金属阳极产生电子所形成的“微絮凝剂”能与油污水均匀混合,絮凝作用充分,更能有效促进油珠凝聚和分离,而且这种通过电絮凝产生的氢氧化物比传统化学混凝法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大的吸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电絮凝过程所产生的微小气泡也会随着螺旋路径而增加与污染物碰触结合的机会,使得更多的油滴结合上浮分离。电絮凝作用具有广谱絮凝作用,电絮凝能同时絮凝去除或降低有机物、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后道工序的深度处理创造条件。还由于所述污水排出管穿过筒壁伸至筒体上端的筒体顶罩内侧,这种结构能保证污水排出管吸取到油份含量较高的油污水,以排出油污或便于下道工序的高效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污水输入管沿筒体内壁切线方向倾斜地固定连接于筒体上。污水输入管切线方向布置,向电絮凝器输入油污水时,油污水沿筒壁以旋转路径在电絮凝器筒体流动,不仅对电极表面污垢产生冲刷作用,而且延长电解作用时间和路径,大大增强了电絮凝的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污水输入管与筒体内壁切线夹角β=-30°~+30°,该污水输入管与水平面夹角α=-30°~+30°。调节污水输入管与内壁切线及水平面夹角可以产生不同的旋流作用效果,从而适应不同乳化油性状的处理要求,使之达到最佳处理效果。不同的切线夹角会产生不同的旋流效果,而不同的水平夹角又会产生不同的螺旋状上升或冲击作用,以实现最佳的电絮凝作用时间和搅拌混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东方船舶装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1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射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洗灭菌功能的灌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