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胎机的机械手及其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械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592.2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4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公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8/00;B25J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胎 机械手 及其 带有 驱动 装置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胎机,尤其涉及一种补胎机的机械手及其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械爪。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大大小小的车辆越来越多,车辆轮胎被扎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更换新轮胎费用高,因此对被扎破的轮胎进行修补的业务需求相当大。由于轮胎的钢丝张力大、胎圈开口紧,再加上胎内排气不净,胎圈口与轮胎之间的间隙小,常常修补轮胎时非常困难,既费时又费力,由于补胎步骤繁多,在修补轮胎过程中缺乏流水线作业能力常常需要人工搬动轮胎,补胎费时费力且补胎效率较低,当轮胎达到一定重量时,在人工搬动轮胎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补胎过程费时费力,轮胎转移不便缺点,提供了一种补胎过程中省时省力,轮胎转移方便的补胎机的机械手及其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械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械爪,包括弯钩,还包括活动的支架和控制支架张合的蜗轮蜗杆装置,弯钩设在支架上端。蜗轮蜗杆装置控制支架的张开和收缩,根据不同型号轮胎的需求,通过蜗轮蜗杆装置调节不同的角度,支架上的弯钩用于勾住轮胎的胎皮内侧,稳定住轮胎,防止轮胎在转移过程中脱落。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与支架铰接的连接装置,蜗轮蜗杆装置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菱形的旋转片。圆环的延伸片之间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与延伸片通过螺钉铰接,方便旋转片旋转时通过连接片带动支架运动,保证了灵活性,装配、后期维修和更换都更方便。
作为优选,连接装置包括开口的圆环,圆环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片,延伸片之间设有连接片,接片的一端铰接在延伸片之间,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旋转片连接。支架通过连接装置与蜗轮蜗杆装置上的旋转片连接,蜗轮蜗杆装置带动菱形片旋转,旋转片带动连接片运动,连接装置带动支架扩张和收缩,可以根据不同型号轮胎的需求旋转不同角度的旋转片控制支架的与蜗轮蜗杆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有限位挡边,限位挡边设在圆环的两侧。圆环设在限位挡边内,防止圆环在支架上移位,保证机械爪的工作精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侧板,侧板上设有上下两块凸片,凸片之间设有第一齿圈,蜗轮蜗杆装置与侧板连接,侧板的上端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一端与侧板连接。蜗轮蜗杆装置与侧板固定连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水平板的设置,方便轮胎在转移过程中的放置。
作为优选,水平板为圆弧形,水平板设在蜗轮蜗杆装置的上方,水平板与支架铰接。水平板为圆弧形,增大了水平板与轮胎圆弧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轮胎在水平板上的稳定性,通过水平板与支架铰接,保证支架运动的灵活性,同时也适应的不同尺寸的轮胎的装夹。
作为优选,水平板的下方设有与水平板连接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设有控制弯钩的连接线,第一转盘通过连接线与弯钩连接。第一转盘转动,拉紧连接线使弯钩立起并勾出轮胎的胎皮内侧,简化了操作步骤,省去人工抬起弯钩勾住轮胎的太皮内侧,节省了操作时间。
一种补胎机的机械手,包括以上所述的带有驱动装置的机械爪,还包括机械臂,机械臂包括第一电机和连接杆,第一电机上的电机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齿圈配合的第二齿圈,第二齿圈铰接在侧板的凸片上。第二齿圈和凸片通过螺钉铰接,方便机械爪在电机轴上水平转动,提高了机械爪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第二齿圈包括无齿轮段和齿轮段,齿轮段与第一齿圈配合。齿轮段与第一齿圈配合,保证了机械爪的转动角度,防止机械爪转动过度,使侧板与电机轴发生撞击,降低第一电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第一电机上设有固定盘和第二转盘,固定盘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转盘设在第一电机与固定盘之间,第二转盘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盘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确保了第一电机能与连接杆相对转动,提高了机械臂的灵活性,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方便了机械臂的转动,方便了轮胎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了在补胎过程中轮胎的移动,极大的释放了人力,通过机械爪的调节可以转移不同型号的轮胎,扩大了机械臂的使用范围,提高了补胎的效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蜗轮蜗杆装置与支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3是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底板与第一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侧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机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选层采油工艺管柱
- 下一篇:一种轻质、耐疲劳鞋底片用钢带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