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以及定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746.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森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3 | 分类号: | G06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点 设备 安装 构造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通过操作部的倾倒操作能够进行光标操作的 定点杆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特别是在笔记本型计算机(笔记本电 脑)、游戏机等使用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以及定点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伴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在其显示器上的光标移动中使用定 点杆。对这样的笔记本电脑而言,在移动显示器上的光标时不需要使用 鼠标,因此从作业空间上的观点来看实现了省空间化,特别是在飞行机、 电车等的移动中使用的情况下使用的便利性良好。
另外,公知有在定点设备具有检测元件,通过利用该检测元件检测 定点杆的操作量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4985号公报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而言,如从该文 献的图6可知的那样,将在由平板状的金属板构成的安装部件设有检测 元件以及定点杆的定点设备安装于由铝等金属板构成的基材,通过在贯 通安装部件与基材两者的贯通孔插通铆钉并进行铆接来将定点设备固 定于基材。而且,在这样临时组装的结构中覆盖该文献的图1所示的壳 体(框架),从而使定点杆从特定的操作键之间经由壳体的杆插通孔向 键盘上侧突出。
根据上述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为了使定点杆从键盘上表面的预先 严格规定的位置突出,需要严格管理定点设备、基材、以及壳体的全部 的部件的尺寸精度,并且需要严格管理将定点设备固定于基材时的装配 公差以及在基材覆盖壳体并固定时的装配公差。严格管理这样的各部件 的尺寸公差、各部件间的装配公差导致产品本身的成本上升,从而不优 选。
另一方面,通过使壳体的杆操作部突出孔较大,也能够不严格管理 上述的各部件的尺寸公差、部件彼此的装配公差,而使定点杆从壳体的 杆插通孔突出。然而,在成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定点杆相对于 壳体的杆插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移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仅靠近排 列于壳体的一部分操作键的状态下定点杆的前端从键盘操作面突出,从 外观上看影响美观。另外,除此之外,存在因定点杆与壳体的一部分干 涉而产生无法在定点杆操作时充分倾倒方向而对杆操作带来妨碍的担 忧。另外,即使假设能够不使这样的偏移产生地组装各部件,定点杆与 壳体的杆插通孔之间的间隙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形成,因此也存在异物从 该间隙进入壳体内部而对键盘操作带来妨碍,或者异物被夹持于该间隙 而定点杆的操作无法适当进行的担忧。
以上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近年较多制造的便于携带的小型的笔记 本电脑且具备定点杆的设备中特别显著。这是因为这样的小型的笔记本 电脑在其结构上键盘的各操作键的间隔狭窄、并且定点杆的配置空间也 变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装容易并且框架与定点杆的位置关 系没有偏移,而且能够实现产品的低背化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以及 定点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 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突起部的框架、和安装有定点杆的 支承部件,上述框架经由上述突起部固定于上述支承部件。
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基础上,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部 件形成有供上述突起部贯通的贯通孔。
另外,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突 起部形成有阶部。
另外,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基 础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 上述突起部形成有前端部,通过熔接将上述前端部固定。
另外,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基 础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还 具有基材,上述框架经由上述突起部固定于上述基材与上述支承部件。
另外,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基础上,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的定点设备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材形 成有供上述突起部贯通的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泡泡液
- 下一篇:Δ9(11)甾体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