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焊整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783.9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锋;张大伟;李儒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焊整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制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焊整耳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其成本低、电压高、原材料丰富在二次电池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例如,铅酸蓄电池目前是用于电池电动车、混合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重要动力源。
在铅酸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制造极板是其中的重要工序步骤。制备极板时,先将合金铅制造成网状的板栅待用,合金铅的典型成分为:0.08wt%(重量百分比)~0.12wt%的Ca、0.05wt%~0.06wt%的Sn、0.04wt%~0.05wt%的Al、余量Pb。再用纯度大于99.99wt%的原料铅铸成直径20mm、高20mm的铅柱,通常称为铅球,将所述铅球放入转动的滚筒中,铅球随转筒转约3/4周后垂直落下。在该过程中,使铅球发生剧烈的撞击发热生成氧化度为75wt%~85wt%、视比重为1.30g/cm3~1.50g/cm3的铅粉。再用比重为1.28g/cm3的稀硫酸与所述铅粉和制成视比重为3.8g/cm3~4.6g/cm3的铅膏涂填在所述板栅上制成极板。
制成极板后,需要将多片极板进行铸焊。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几班的生产不能保证完全一致,尤其是极耳,会有一定的误差存在。但是这些误差,集中到一起之后,在进行铸焊的时候就会对铸焊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为了保证铸焊质量,需要在铸焊之前对极板的极耳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焊整耳装置,通过整耳机构的作用,将电池内各个极板的极耳位置进行整齐平,便于之后的铸焊进行,提高了铸焊效果;通过整耳机构的活动板以及活塞A的调节作用,可以适用多种型号极板的极耳进行整耳,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通过滑板的作用,便于将重量较重的电池和工装周转至整耳机构下方,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工装定位槽口的作用,使得整耳机构能够精确定位,保证整耳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铸焊整耳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沿着底板上所设的滑轨移动,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上方、对应于滑板其中一处的最大行程位置处设有整耳机构,所述整耳机构活动连接于顶板的下方,所述整耳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固定有整耳夹板,所述整耳夹板包括分别设于基板两侧的固定板,还包括设于固定板之间的两块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均与滑轨平行,所述活动板沿着迎向或远离对应固定板的方向移动,所述活动板通过基板顶部所设的活塞B提供动力,所述顶板通过两侧边沿所设立柱与底板顶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活动板在基板底部所设的槽口A范围内移动,所述槽口A的槽底与基板的顶部之间设有槽口B,所述活塞B通过连接杆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在槽口B的范围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活塞B的活塞杆B端部与基板两侧所设的立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板的底部设有工装定位槽口,所述工装定位槽口与滑轨平行。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基板的顶部通过活塞A与顶板连接,所述活塞A与基板固定,活塞A的活塞杆A向上伸出与顶板的底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板的顶部边沿向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围成工装放置区。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板的底部通过滚轮与滑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铸焊整耳装置,通过整耳机构的作用,将电池内各个极板的极耳位置进行整齐平,便于之后的铸焊进行,提高了铸焊效果。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铸焊整耳装置,通过整耳机构的活动板以及活塞A的调节作用,可以适用多种型号极板的极耳进行整耳,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铸焊整耳装置,通过滑板的作用,便于将重量较重的电池和工装周转至整耳机构下方,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铸焊整耳装置,通过工装定位槽口的作用,使得整耳机构能够精确定位,保证整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滑板2,所述滑板2沿着底板1上所设的滑轨15移动,所述滑轨15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17,所述底板1的上方、对应于滑板2其中一处的最大行程位置处设有整耳机构,所述整耳机构活动连接于顶板6的下方,所述整耳机构包括基板5,所述基板5的底部固定有整耳夹板,所述整耳夹板包括分别设于基板5两侧的固定板3,还包括设于固定板3之间的两块活动板4,所述固定板3和活动板4均与滑轨15平行,所述活动板4沿着迎向或远离对应固定板3的方向移动,所述活动板4通过基板5顶部所设的活塞B8提供动力,所述顶板6通过两侧边沿所设立柱20与底板1顶部固定;所述活动板4在基板5底部所设的槽口A10范围内移动,所述槽口A10的槽底与基板5的顶部之间设有槽口B11,所述活塞B8通过连接杆9与活动板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在槽口B11的范围内移动;所述活塞B8的活塞杆B14端部与基板5两侧所设的立板12固定;所述立板12的底部设有工装定位槽口13,所述工装定位槽口13与滑轨15平行;所述基板5的顶部通过活塞A7与顶板6连接,所述活塞A7与基板5固定,活塞A的活塞杆A向上伸出与顶板6的底部固定;所述滑板2的顶部边沿向上设有挡边19,所述挡边19围成工装放置区18;所述滑板2的底部通过滚轮16与滑轨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