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智能瓶盖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231.X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卫军;尚凯丰;朱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B29L3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智能 瓶盖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焊接,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智能瓶盖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瓶盖焊接领域大部分使用的是单机焊接方式,这种方式焊接效率低,不适应大批量生产,这就要求一种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目前市场上有使用的回转式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针对的是瓶盖的下盖体和上盖体无位置要求的瓶盖,对于下盖体和上盖体有特殊位置要求的无法自动焊接。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010612900.3,名称为全自动双头超声波塑料瓶盖焊接装置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瓶盖筒和齿圈均为圆柱状无特定方向要求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包括支架和底座,其特点是主轴电机、分度箱和同步传感器托架固定在底座上,主轴连接的托盘上设齿口和瓶盖筒监测传感器,同步传感器托架上设同步光电传感器;超声波焊接头、气动机械手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气动机械手连接齿套滑道,齿套滑道上设齿套滑道传感器;托盘上的瓶盖筒下设瓶盖筒传送带和出件传送带,在瓶盖筒传送带上设瓶盖筒输送带传感器;所有传感器与PLC控制装置连接,PLC控制装置与触摸屏连接。该发明不适合于下盖体和上盖体有特殊位置要求的自动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智能瓶盖焊接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智能瓶盖焊接机,包括机架、转盘、固定夹具、提升气缸、吸盘、伺服旋转盒、支架、导向杆、平移台、平移气缸、运料气缸、气动分割器和提升气缸支架;
其中,所述固定夹具设置在转盘上;所述转盘设置在气动分割器的法兰上,气动分割器固定在机架上,气动分割器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端,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侧端,所述平移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平移气缸驱动所述平移台沿所述导向杆移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运料气缸设置在所述平移台上,所述运料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所述提升气缸支架;所述提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提升气缸支架上,驱动所述吸盘将待装配上盖放置在所述固定夹具内的待装配下盖上。
优选地,还包括下盖上料震动盘和下盖上料台;
其中,所述下盖上料震动盘的两个上料轨道分别连接下盖上料台;所述下盖上料台驱动两个待装配下盖分别进入两个相邻的固定夹具。
优选地,还包括上盖上料振动盘、摄像头、监测传感器、伺服电机和伺服旋转盒;
其中,所述盖上料振动盘的上料轨道与伺服旋转盒连接,待装配上盖通过所述盖上料振动盘的上料轨道进入伺服旋转盒;所述伺服旋转盒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台面上;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旋转盒旋转;
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伺服旋转盒的上侧,所述摄像头的输入端朝向所述伺服旋转盒;所述监测传感器设置在转盘的上盖装配工位;
当装有待装配下盖的固定夹具运动至上盖装配工位时,所述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待装配下盖,所述提升气缸驱动所述吸盘将待装配上盖放置在待装配下盖上。
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器和触摸屏;
所述监测传感器、所述触摸屏、所述摄像头、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提升气缸、所述运料气缸、所述气动分割器和所述平移气缸均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优选地,还包括超声波焊接机;
其中,所述超声波焊接机设置在所述上盖装配工位的下游。
优选地,还包括下料出风口和下料斗;
其中,所述下料出风口和所述下料斗设置在所述超声波焊接机的下游;所述下料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下料斗的对侧,所述下料出风口通过压缩空气将焊接完成后的上盖和下盖吹落到下料斗中。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条;
其中,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外沿;所述限位条由所述下盖上料台至下料斗之间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工位的能够同时工作,节省了工作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摄像头,能识别上盖位置,从而驱动伺服电机将上盖旋转至合适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机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