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平面测试的预加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4736.8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胜;刘辉;周继业;翁海洋;叶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19/04;G01N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25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平面 测试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测试装置,尤其涉及织物平面测试的预加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测试为纺织加工生产的必需环节,测试的内容包括干湿擦色牢度、日晒牢度、水浸色牢度、染料转移牢度、拉力强度、撕裂强度、耐磨强度,大多性能测试需对织物施加张力。
公开号为2679666,专利名称为“织物单面低张力压缩情况下张力测试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织物测试装置,具体地包括预加张力结构,对比文件中,通过张力重锤的重力拉织物,使织物形成张力。
对比文件所公开的张力预加结构只能手动施加和卸载张力,预加张力大小调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调整简单的预加张力装置,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张力大小调节便捷快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平面测试的预加张力装置,所述预加张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导向柱和用于向织物施加张力的夹持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导向柱的上端驱动连接,驱动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所述夹持器设置于所述导向柱下端。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凸轮、杠杆,所述电机与所述凸轮驱动连接,所述杠杆两端分别抵接凸轮和所述导向柱的上端。
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限制杠杆摆动角度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设置于档杆的下方,当杠杆过度摆动时,杠杆的左端和右端被限制在一定的摆动范围内。
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滚轮和右滚轮,所述左滚轮与所述凸轮抵接,所述右滚轮与所述导向柱上端抵接。
设置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设置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
所述导向柱外套设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柱上端,所述复位弹簧下端抵接所述导向套。
所述夹持器包括上加持器和下夹持器,当所述导向柱下移时,所述上加持器下压织物。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预加张力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导向柱和用于向织物施加张力的夹持器,驱动机构驱动导向柱,导向柱驱动夹持器向织物施加张力,整体控制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能够达到精细控制驱动力,控制驱动行程,是导向柱按照要求控制夹持器所施加的预加张力,张力调节便捷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2为驱动机构,21为电机,22为凸轮,23为杠杆,24为支撑柱,231为滚轮,3为限位开关,4为导向柱,41为复位弹簧,42为导向套,5为夹持器,51为上夹持器,52为下夹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织物平面测试的预加张力装置,预加张力装置包括支架1、驱动机构2、导向柱4和用于向织物施加张力的夹持器5,驱动机构2固定于支架1,与导向柱4的上端驱动连接,驱动导向柱4上下移动,夹持器5设置于导向柱4下端。
本实施例整体控制结构简单,通过驱动机构2能够达到精细控制驱动力,控制驱动行程,是导向柱4按照要求控制夹持器5所施加的预加张力,张力调节便捷快速。
夹持器5包括上加持器和下夹持器52,上夹持器51固定于导向柱4下端,当导向柱4下移时,上加持器跟随导向柱4下压织物。
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凸轮22、杠杆23、支撑柱24,电机21与凸轮22驱动连接,杠杆23的中部与支撑柱24的上端铰接,支撑柱24与支架1固定连接。杠杆23两端分别抵接凸轮22和导向柱4的上端。凸轮22转动时,使杠杆23发生摆动,通过杠杆23原理,杠杆23的另一端做相反的移动,驱动导向柱4做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使用步进电机,通过对电机转动的控制来控制所预加的张力大小,控制方便而且控制精确。
杠杆23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限制杠杆摆动角度的限位开关3。通过设置限位开关3,限制凸轮22转动行程,防止杠杆23过度摆动,避免预加过大的张力,有效的保护测试的织物。
杠杆23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滚轮231和右滚轮231,左滚轮231与凸轮22抵接,右滚轮231与导向柱4上端抵接。两端的滚轮231把杠杆23两端的滑动连接变为滚动连接,减小杠杆23两端所受的摩擦力,减少摩擦损耗驱动力,便于电机21准确输出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4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