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混合机放料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5118.5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1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吕佳佳;郭延波;杨波;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麒生物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机放料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混合机放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V型混合机为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它适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饲料、陶瓷、冶金等行业的粉料或颗料状物料的混合。该机结构合理、简单、操作密闭,进出料方便,筒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便于清洗,是企业的基础设备之一。
V型混合机的使用过程为投料—>混料—>放料,在带料运行的情况下首先打开混料机投料口,并确认放料口是否关闭,按工艺控制要求对V型料斗内投入规定量的物料;投料完毕,为了防止混料时物料流出所以要关闭投料口并锁紧;启动混料机进行混料,在混料到达工艺规定的时间后,停机,放料,打开V型混合机投料口,用规定的容器在放料口进行装料,直至放尽料斗内物料。
投料口的放料装置一般为挡板和操纵杆,其中挡板设置在放料口底端,挡板一端枢接在放料口一侧,挡板另一端通过卡扣卡接在放料口的另一侧,利用操纵杆操纵卡扣的开合来控制放料口的开闭。该装置的缺点在于,在放料过程中不能随时控制混合机的放料与关闭,只能等混合机中的物料放完后才能关闭放料口,因此,每次只能装料一次,若装料容器容量较小的话,则限制了混合机的投料量,大大降低了装料与投料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V型混合机的放料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随时控制混合机放料过程中的放料与闭合,解决了装料与投料效率差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V型混合机放料控制装置,设置于混合机放料口下端,所述放料控制装置包括蝶阀和连接件,所述蝶阀由阀体、阀轴、控制装置、蝶板和密封圈组成;所述阀体呈圆筒形,所述阀轴枢置于所述阀体内,其中,所述阀轴底部连接在所述阀体内壁上,所述阀轴的顶部穿出所述阀体,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蝶板水平固定在所述阀轴上;所述蝶阀的阀体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混合机放料口连接,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蝶板外缘上。
优化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卡座盘和转盘;所述卡座盘套装在所述阀轴顶部上,且内侧与所述阀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座盘外侧上设置有弧形卡座,所述弧形卡座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转盘固定在所述阀轴上,且位于所述卡座盘与所述阀轴顶端之间;所述控制杆下部通过枢转轴枢接在所述阀轴的顶端,所述控制杆位于枢转轴的一侧卡在所述弧形卡座上的凹槽内,所述控制杆位于枢转轴的另一侧与所述转盘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控制杆通过对所述弹簧的压缩以及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的转动实现在所述弧形卡座上的卡合与调整。
优化的,所述控制杆的底部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控制杆底部横截面形状对应,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弹簧的压缩距离。
优化的,所述控制杆与所述蝶板同步同向转动,所述弧形卡座中包含与所述阀体横截面方向相同的凹槽,有利于观察蝶阀中蝶板的闭合状态,而且保证蝶阀能够关闭。
优化的,所述卡座盘通过滚珠轴承套装在所述阀轴顶部上,使旋转更加顺畅。
优化的,所述连接件下端与所述阀体焊接连接,所述连接件上端与所述混合机放料口卡合连接。
优化的,所述连接件上端端口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混合机放料口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对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U型卡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对应卡槽位置设置有枢转座,所述枢转座上套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与所述枢转座枢转连接,所述螺杆上部配接有旋钮,所述螺杆卡在对应的U型卡槽内,并通过配接在顶部的旋钮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混合机放料口的卡合连接。
优化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密封垫,使连接件与混合机放料口下端卡合更加紧密,防止粉尘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蝶阀及控制装置的设计,能够随时控制混合机放料过程中的放料与闭合,解决了装料与投料效率差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护清洗,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麒生物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锦麒生物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5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