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路面再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6163.2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2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山;姜军;王志荣;韩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嘉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E01C19/10;E01C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路面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施工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再生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采用专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耙松,就地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再生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再生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沥青路面再生机,包括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加热耙松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包括添加料斗、计量料斗、斜上料输送带和水平输送带,添加料斗设置在斜上料输送带的底端,斜上料输送带的顶端连接计量料斗,计量料斗位于水平输送带的一端上方,水平输送带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与布料装置连接,加热耙松装置位于布料装置的前方,加热耙松装置包括用于对路面进行加热的加热板和用于对加热后路面进行耙松的耙松装置。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选用再生混合料搅拌锅,所述布料装置选用布料搅龙。
优选的,所述布料装置的后方设置有伸缩熨平板。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和伸缩熨平板均通过热空气输送管道连接气罐。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加热耙松装置和布料装置均设置在车身上,在车身上还设置有动力与操作系统,所述动力与操作系统包括发动机和操作台。
优选的,在车身上还设置有沥青罐和柴油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再生混合料经加热搅拌后与路面上部分加热耙松后的再生料混合,并经布料搅龙搅拌均匀后布料,最后经伸缩熨平板压平,大大提升了再生后的路面质量,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节约能源,提升自主创新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沥青路面再生机,包括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加热耙松装置和布料装置。所述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包括添加料斗1、计量料斗2、斜上料输送带3和水平输送带4,添加料斗1设置在斜上料输送带3的底端,斜上料输送带3的顶端连接计量料斗2,计量料斗2位于水平输送带4的一端上方,水平输送带4的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与布料装置连接,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选用再生混合料搅拌锅5,所述布料装置选用布料搅龙6。加热耙松装置位于布料装置的前方,加热耙松装置包括用于对路面进行加热的加热板7和用于对加热后路面进行耙松的耙松装置8。布料装置的后方设置有伸缩熨平板9。所述加热板7和伸缩熨平板9均通过热空气输送管道连接气罐10。
上述再生混合料添加装置、再生混合料搅拌装置、加热耙松装置和布料装置均设置在车身11上,在车身上还设置有动力与操作系统,所述动力与操作系统包括发动机12和操作台13。在车身上还设置有沥青罐14和柴油罐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新沥青料和路面再生料经加热拌合后输送至添加料斗1,并经斜上料输送带3和水平输送带4送至再生混合料搅拌锅5中再次加热搅拌。计量料斗2用于计量新沥青料和路面再生料的混合料的添加量。同时,车身11在发动机12的带动下沿工作方向移动,车身11下方的加热板7用于对再生路面加热,耙松装置8用于对加热后路面进行耙松。耙松后的路面料与搅拌锅加热拌合的混合料经布料搅龙搅拌均匀后布料,随后经伸缩熨平板压平。本实用新型大大提升了再生后的路面质量,同时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节约能源,提升自主创新的竞争力。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嘉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嘉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6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