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6696.0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雲 |
主分类号: | A41C1/02 | 分类号: | A4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构造 调整 内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型内衣改良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袖窿的展缩的调整型内衣改良构造,借此能够提供更舒适的穿着功能。
背景技术
应用织物依据人体不同部位进行多层次车缝,来加压调整身体线条、校正不良姿势,以塑造匀称体态或身型的塑身衣着,已属现有技艺。这类塑身衣着包括有本体和连接本体的胸罩(或罩杯)、肩带等部分。例如,中国台湾第98211470号“塑身衣结构改良”、及第96217524号“调整型塑身衣”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旧法也揭露了一种塑身衣着和胸罩部分分离的结构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95214354号“塑身衣改良”、第99214820号“塑身衣”专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这类塑身衣着没有设置连接胸罩部分,前衣着胸部的U型结构有提升和集中胸部的的效果;并且,穿戴者可依据需要选择穿戴胸罩。上述现有塑身衣着的本体通常是由单一层布料所构成,本体的侧顶部与肩带共同包围而成固定不可调整的袖窿构造,该袖窿构造可供穿戴者手臂的穿套。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悉,当穿戴者穿着塑身衣着而使手臂穿套于袖窿时,由于该袖窿本身或经调节扣定的内径都是固定不变的,没有随机自行调节性,因此当穿戴者身体进行如前俯、后仰或扭身等活动时,衣着本体和肩带将会受到人体和肢体的活动牵扯,进而促使穿戴者的肩膀及腋下与衣着肩带或袖窿部位的接触位置不断来回改变,导致肩带前侧或袖窿下方持续摩擦穿戴者腋下而产生不舒适感;而且,前述连身的衣着本体也会增加肩带额外的负担,长时间穿戴容易经由肩带对穿戴者肩膀造成负担和伤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依其多年相关领域的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借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调整型内衣改良构造,特别是一种袖窿部位可调节展缩变形的调整型内衣改良构造,藉以改善上述先前技术中,现有衣着的袖窿为没有调节性的固定构造,导致当穿戴者身体活动时,衣着本体的袖窿和肩带前侧会来回紧绷拉扯,并不断来回摩擦穿戴者腋下,容易产生不舒适感、伤害腋下、造成肩膀负担,以及影响衣着前方接近穿戴者乳房部位的托持力降低等缺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包含有一内衣体,以及连结于该内衣体两侧的侧顶部,该内衣体与所述侧顶部包围构成一能够供人手臂穿套的袖窿,且所述袖窿具有能够自我调节该袖窿内径的未接合部。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未接合部设在该内衣体的侧顶部对应人体腋下的位置。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内衣体是由第一围体及第二围体相互组接而成,所述两侧顶部都包含有一肩带。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未接合部是由该第一围体的局部与第二围体的局部交叉重叠所构成,所述肩带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异的第一围体与第二围体之上。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第一围体和第二围体两侧分别形成有该内衣体的侧顶部,该第一围体的侧顶部往所述肩带对应该内衣体前侧一端的方向延伸设有对应人体肩膀至胸部外侧位置的前吊片,该第二围体的侧顶部往该肩带对应该内衣体后侧的一端的方向延伸设有对应人体肩膀至背部肩胛位置的后吊片,以及对应人体腋下至胸部外侧位置形成的前托片,所述肩带两端分别连接在该前吊片上端和后吊片上端之间。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第一围体和第二围体两侧分别形成有该内衣体的侧顶部,该第一围体的侧顶部往所述肩带对应该内衣体前侧一端的方向延伸设有对应人体肩膀至胸部外侧位置的前吊片,该第二围体的侧顶部往该肩带对应该内衣体后侧的一端的方向延伸设有对应人体肩膀至背部肩胛位置的后吊片,以及对应人体腋下至胸部外侧位置形成的前托片,所述肩带两端分别连接在该前吊片上端和后吊片上端之间。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前托片与该前吊片之间具有局部重叠。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前托片与该前吊片之间具有局部重叠。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在该第一围体与第二围体交叉重叠的区域中,位于该第一围体侧顶部且距离该未接合部一设定长度的部位设有一与该第二围体缝接的结合部。
所述改良构造的调整型内衣,该肩带连接该前吊片的一端延伸形成一连接至该前托片,且对应人体胸部外侧部位的延伸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雲,未经张晓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6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层结构不同功能的运动文胸
- 下一篇:防走光连体工作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