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发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6853.8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8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姜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晶晶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19/00;F21V17/04;F21V23/00;F21V7/00;F21V7/22;F21V29/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顶灯 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顶灯发光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LED照明技术已成为照明领域发展的技术方向,这都源于LED灯节能环保,亮度大,寿命长等这些特点。所以LED运用到了各种种类的灯,比如筒灯,灯泡,面板灯,吸顶灯等。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光板上排布的LED灯珠发光较为集中,灯珠出的光不均匀,不仅不能充分均匀照亮室内,长时间照射,会让眼睛产生眩晕,伤害眼睛;另一方面,LED灯珠亮度比白炽灯亮度高的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出很多,同样,散热的快慢是决定灯珠寿命的主要因素;还有一点,就经济方面而言,生产成本低和安装拆卸简单一直是生产厂家,销售商以及用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能合理的解决光学分布,快速散热以及结构简单的吸顶灯发光板是此次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核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通过重新设计LED灯具内部散热流道与整体布局,使LED灯具整体结构紧凑,还可使LED灯具内风扇与流道搭配更合理,显著提高LED灯具的散热能力。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顶灯发光板,包括光源板、光学板、分布于光源板上的LED灯珠以及置于光源板中心的电源板装置;所述光源板一面设有三个磁性安装座,用于与固定于墙顶上的灯盘进行贴合,光源板另一面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光学板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光学板是由透光性能好的绝缘材质制成的,光学板上设有与光源板上LED灯珠位置相对应且罩于灯珠上的半球形光学珠;所述光学板中心位置与光源板上电源板装置对应处设有电源盒,用于保护电源板装置;光源板上靠近电源板装置位置处设有进线口,相应地,电源盒上也设有进线孔,以便外接电源线接入电源盒内部的电源板装置。
优选地,发光板的外形是呈圆盘状,光学板上的灯珠数量和位置可自由调控。
优选地,光学珠独立罩设于每个LED灯珠上,作用类似于微型的透明灯罩。
更优选地,每一个光学珠外形是半球状,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加快了热量的扩散,利于散热。
进一步优选地,光学珠内部与LED灯珠同一平面,贴有环形光学面,光学面表面设有一定角度的反射面,利于光线的发散。
优选地,光学板上的卡扣与相对应光源板上的卡槽对接,实现了固定功能。
优选地,发光板底面设有磁性的安装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为发光板上LED灯珠设计独立的光学珠,作用等同于为每个灯珠设了一个小小的灯罩,这样不仅让光线照射更加的均匀,也让灯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大,加快了散热,延长了灯珠的使用寿命;此外,卡扣和卡槽的固定结构安装拆卸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连接强度也大;磁性的安装座,对于吸顶灯的墙面固定安装更加省时省力,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发光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发光板的优选实施例的光学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发光板的优选实施例的光源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发光板的优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吸顶灯发光板,包括光源板2、光学板1、分布于光源板2上的LED灯珠107以及置于光源板2中心的电源板装置;所述光源板2一面设有三个磁性安装座201,用于与固定于墙顶上的灯盘进行贴合,光源板2另一面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与光学板1贴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光学板1是由透光性能好的绝缘材质制成的,光学板1上设有与光源板2上LED灯珠107位置相对应且罩于灯珠上的半球形光学珠101;所述光学板1中心位置与光源板2上电源板装置对应处设有电源盒104,用于保护电源板装置;光源板2上靠近电源板装置位置处设有进线口106,相应地,电源盒上也设有进线孔105,以便外接电源线接入电源盒104内部的电源板装置。
安装时,光源板2的一面所设的三个固定脚202插入光学板1上的相对应的固定孔102,实现了限位功能,另外,光学板1上的3个卡扣103卡入光源板2上的三个卡槽203,实现了固定功能,取缔了传统的螺丝固定结构,拆卸安装方便快捷,节省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晶晶,未经姜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6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