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电联产内燃机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7556.5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强;成鸣军;项楠;张杰;许光明;庞海彬;谢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01N1/08;F24D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联产 内燃机 发电 机组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联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技能向客户发出电力、又能提供采暖的热电联产内燃机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及能源危机的出现,燃烧柴油和汽油造成了石油资源的严重短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约占大气中同类污染物的55%以上。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刻不容缓,目前,内燃机发电机组有效效率只有39%,约占25%的柴油燃烧热能以尾气排放的形式被白白浪费掉,若将这部分相对较高品位的热量回收利用,可使内燃机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有较大的提升。
目前,热电联产内燃机发电机组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市面上的热电联产柴油发电机组一般是采用水为热媒的方案,其优点是造价低廉,生活、生产均适用.但也有其缺陷与局限性。其一:余热回收载体与消音器不能二合一做成一体,排气管长,热量损失大;其二:蒸汽的压力高温度低、水易损耗,在高寒及水资源贫缺地区无法使用;其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移动性差,不适用于租赁性的热电联产发电机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以导热油为热媒的、余热回收载体与消音器一体化的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电联产内燃机发电机组,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集成于一台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式静音箱内,其既能向客户发出电力,又能提供采暖,可广泛适用于油田、野外工程、高寒及水资源频缺地区。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电联产内燃机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内燃机与所述发电机连接并驱动发电机发电,所述内燃机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还通过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进口与热媒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热媒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热负荷热交换器的进口A;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热媒出口与第一热媒出口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热媒出口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热媒出口管的另一端与热负荷热交换器的出口B连接;
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上方还布置膨胀罐,膨胀管的一端与所述膨胀罐连通,所述膨胀管的另一端连通热媒进口管;所述膨胀罐还分别与溢流管及热媒排放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溢流管及热媒排放管的另一端均连通热媒箱,所述热媒箱布置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下方,所述热媒箱通过热媒补充管与膨胀罐的顶部连通,在所述热媒箱的尾部还连接热媒箱热媒排放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筒体,筒体的下端及上端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排气管连通;
具有置于筒体底层与进气口相通的一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与一级膨胀室相邻相通的二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与二级膨胀室相邻相通的三级膨胀室,置于筒体内上层并与三级膨胀室相邻相通以及设有出气口的四级膨胀室,所述膨胀室均由隔板隔成;所述一级膨胀室与二级膨胀室内置有热媒盘管圈,所述热媒盘管圈分别与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连通,所述热媒盘管圈中心设置穿孔插管,所述一级膨胀室与二级膨胀室外设保温层;所述三级膨胀室及四级膨胀室内设置隔音插管;
所述隔板上分别开有孔,相邻隔板上的开孔呈错位布置;
所述热媒盘管圈的管道中设有翅片;
所述三级膨胀室可增设旁通进气口;
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管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进气电磁阀,于所述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管上设置内燃机集热消声器旁通进气电磁阀,于热媒箱热媒排放管上还设置热媒箱热媒排放管阀,于膨胀罐热媒排放管上还设置膨胀罐热媒排放管阀,于热媒环路排放管上还设置热媒环路排放管阀;于热媒进口管上设置热媒循环泵,于热媒补充管上还设置热媒输送泵;
于所述第一热媒出口管与第二热媒出口管之间还设置热媒旁通电磁阀;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的进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b连通;所述热媒旁通电磁阀出口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的另一端与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a连通;
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管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进入电磁阀,于所述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管上设置应急风冷热交换器热媒排出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7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