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油压机高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8370.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新;胡虹;任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30B1/32 | 分类号: | B30B1/32;B30B1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13005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触摸屏 油压机 高效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油压机高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油压机(液压机的一种)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做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活塞,然后油缸/活塞里有几组互相配合的密封件,不同位置的密封都是不同的,但都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液压油不能泄露。最后通过单向阀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活塞循环做功从而完成一定机械动作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机械。怎样更好的对油压机进行安全控制,是工业生产重要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油压机高效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油压机高效控制系统,它包括压力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PLC控制器、上位机、触摸屏、驱动电路、阀门和电机;
所述压力检测电路实时检测油压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实时检测温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将信号进行处理并将信号同时输入至A/D转换电路,所述A/D转换电路将信号进行A/D转换并将信号输入至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将信号进行整理并分别通过CAN总线和串行通信接口将信号反馈给上位机和触摸屏,所述PLC控制器还将信号输入至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阀门和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与自身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并联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继电器通过第一电感线圈接入电源,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阀门和电机连接并通过第二二极管接地。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检测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实现油压机的工作参数收集;同时,利用可编程的PIC控制器实现不同环境下的工作;并且,利用触摸屏使显示和操作为一体,以方便人员操作,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油压机高效控制系统,它包括它包括压力检测电路1、温度检测电路2、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A/D转换电路5、PLC控制器7、上位机6、触摸屏8、驱动电路9、阀门10和电机11;
压力检测电路1实时检测油压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温度检测电路2实时检测温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将信号进行处理并将信号同时输入至A/D转换电路5,A/D转换电路5将信号进行A/D转换并将信号输入至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将信号进行整理并分别通过CAN总线和串行通信接口将信号反馈给上位机6和触摸屏8,PLC控制器7还将信号输入至驱动电路9,驱动电路9产生驱动信号并将信号输入至阀门10和电机11。
本实施例通过压力检测电路1和温度检测电路2实现油压机的工作参数收集,检测到的参数则进行相对应的信号处理(即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和第二信号处理电路4);同时,利用可编程的PIC控制器7实现不同环境下的工作;并且,利用触摸屏8使显示和操作为一体,以方便人员操作。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9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即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继电器K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PLC控制器7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入电源,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自身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连接,继电器K1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继电器K1通过第一电感线圈L1接入电源,继电器K1的输出端与阀门10和电机11连接并通过第二二极管D2接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8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油机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头颗粒料给定泵